嘿,你好哇,我是小西,也是公众号<小西的碎碎念>唯一主理人。见字如见面,很高兴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大家认识我。
为了让大家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下面我将要分两个模块来向大家介绍……
01
说说我吧
我是99年人,家住在安徽皖北一个五六线的小县城,父母长期务农,姐弟三人,家中无矿。我的父母大字不识,也没有什么技术。
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务农,家里面的几亩田地变成了养育我们姐弟三人的唯一经济来源。所幸因为它,我们都已长大成人。
也许是因为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们姐弟三人和同龄人相比更加的成熟懂事,我的父母虽然大字不识。
但是他们却很重视我们的教育,在他们的认知里面好像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改变命运,所以即使我的家境很不好。
但是在上学方便的投资,别人有的,我可能会迟到,但是一定不会缺席,他们常说给不了我们贵重的东西,但是只要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就算砸锅卖铁也在所不惜。
可即便这样我的姐姐和弟弟还是很早就辍学了,这也不能怪他们,一个班里面成绩还有好坏之分,。
也不是所有人都能从一而终的坚持读下去。而我虽然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坚持不下去,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我一直都在坚持。
看着父母每天起早贪黑的工作,我怎么也不忍心停下,长期学习才能改变命运的思想充斥着我的脑海中。
渐渐的我只知道我可以玩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上天不会辜负每个在默默努力的人,小学到初中我的成绩都在稳中前行。
最终依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高中,但是如果在给我一次机会,我肯定不会选择以这种方式来实现。
我想我会努力平衡学习与生活,毕竟我那个时候真的太小了,学习是很重要,但是身心健康也同样重要,长期的埋头死学,让我的性格也愈发的变得焦虑自卑起来。
这种情绪更是长达四五年的影响着我,在高中时期体现的最为明显,高中时期我不管怎么努力学习,我的成绩总是原地踏步。
整个三年里面我从始至终的努力甚至抵不过别人最后几个月的冲刺,我承认这当中会有学习方式的原因,但是更多的是情绪的干扰。
一个人只要带着情绪学习,无论多么努力,结果和付出都不能成正比,最终在17那年我第一次高考落榜了。
由于内心的种种不甘,在父母的鼓励下我踏上了复读之路,当初做决定又多么艰难,复读之路就有多么的沉重。
复读那年我似乎更加的努力了,但是仍然被情绪左右着,最终在18年夏天也算是预料之中,我的第二次高考也落榜了。
都说18年夏天是全网公认最美好的夏天,但是18年属于我的夏天,只有每天躲在家中以泪洗面的伤感。
还记得那时候高考这两个词就成了我和父母之间的定时炸弹,父母更是不敢提及。
经历了两次高考的落榜后,当我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外出打工时,我的妈妈一个一辈子务农大字不识的中年妇女坚持让我上学。
他说人的手指头还有长短,孩子,我们即便读不上本科,也可以上专科,学一门技术我看也挺好。
那天我们聊了很多。也这是这一次让我看到了妈妈执着认真的一面,在她那个年代很想上学都没有机会。
但是我还是克服不了高昂学费的这一关,在这方面妈妈也是拍胸口的和我说,孩子你尽管去上,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支持你毕业。
很庆幸那时候我符合贫困贷款,学费基本靠贷款解决,生活费爸妈会给我一些,大学期间我也会做很多兼职,生活也没有困扰到我。
大学期间我有过开心,也有过被情绪的支配,有向家人提过多次辍学,但每次都被父母的用心良苦所打败。
终于在20年11月份我即将要实习,都说旅游最能治愈人心,为了以后能更好的工作。
我决定利用平时兼职赚的外块。开启了我向往已久的杭州之旅,很庆幸这短暂的两周真的很神奇,也治愈了我。
不知道是因为这座城市的魅力,还是基于我对它的热爱,最终我选择了在治愈我的地方实习,目前已经来杭一年了。
现在一家小企业上班,工资虽然不高,但是我每天过的都很充实。连头脑都好使了很多。
我虽然不清楚我会在这里待多久,但我感觉近几年应该会在这里。毕竟刚毕业现在回老家也不太合适吧。
说说公众号吧
最开始接触公号的时候是在2020年3月份,那时候处于大二下学期,受疫情的影响,我们开启了线上网络课程。
可能是因为对这门学科比较感兴趣,在这门课程上学习和投入的时间也是比其他课程要多,当时对公号有着一种崇拜的感觉。
总感觉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号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6月中旬网课结束,我的公号也就搁置了。
直到今年的5月份由于热爱我又再一次重新捡起,后来一有时间就更新,慢慢的我发现写公号也可以赚点外快。
可能是迫于杭漂生活的压力,亦可能是通过自己努力赚钱的那种幸福感,让我坚持了下来,虽然每个月收入只有10几块。
但那种靠自己赚来的钱,感觉是真的一级棒。虽然我知道我仅仅是刚起步,需要学习的地方有很多,真正做到经营管理运营又是难上加难。
但是我相信热爱可抵一切困难,未来尽管道阻且长,但我已做好了乘风破浪,愿我们顶峰相见!
以上,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