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故事 NO.15
1
即便是深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但面对步步紧逼的大限之日,凡身肉胎总会有些许不甘不愿。曹操也不例外,他那首著名的《短歌行》,就有着感叹人生苦短的沉郁行调,这在曹操其他诗歌中都是不多见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诗虽然常有苍凉悲壮之音,但整体情绪是昂扬的,而在《短歌行》里却多有“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之类的悼逝感慨。更有甚者,于公元215年写就的《秋胡行》里,更是直言“不戚年往,忧世不治”之心声,表达了壮志未酬的深深惆怅。
但人生短短,终须一别。
2
或许是对自己的归去有所知觉,从建安二十二年开始,曹操就已经开始为身后事做安排。
建安二十二年设曹丕为魏太子,确立了继承人,终结了曹植和曹丕的储位之争;
建安二十三年六月,下《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他说远古时候丧葬往往都选择贫瘠的土地(是为保护耕地耶?),我如今打算在西门豹祠(战国时期魏国人,生前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死后人们为他立祠纪念)西边的高地上修建陵墓,就按照原有地势建造,不堆土,不种树。
虽然曹操没有帝王的身份,但显然已经有了帝王的自觉。他还说根据《周礼》,冢人掌管国家墓地,诸侯葬在帝王的左右,卿大夫葬在后面,这陪陵制度不可费。凡是有功之臣,死后都可以陪陵,所以一定要要预留好墓地的范围。
这是什么样的革命友谊?要这般生死相随!
建安二十四年秋,立卞夫人为王后。
3
建安二十五年春,曹操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留下遗令:天下尚未安定,未得遵古也。葬毕,皆除服。其将兵屯戍者,皆不得离屯部。有司各率乃职。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
天下还没有安定,丧葬不用遵循古制。葬礼一结束就除服,不用再戴孝。那些驻扎在部队的官兵,都不得离开部队来吊唁,继续如常值守。入敛的时候穿平常的衣服就行了,不要陪葬金银珠宝。
可怜老将白发悲,弥留之际还不忘四海未服、天下未安。
就如曹操自己所说,他从来不信天命,对于死亡这件事,他始终有着超越时代的超脱和豁达。陵墓选择贫瘠薄地,不堆土不种树,穿着最平常的衣服下葬,不用金银珠宝陪葬。
从后世出土的曹操墓葬情况来看,他确实是薄葬的,随他下葬的多是他的寻常旧物。据说袁绍母亲去世时,到洛阳送葬的人就达到三万,以讲究宏大排场的权贵立场来看,曹操的理念不可谓不超前。
对于他的这个理念,儿子曹丕也是不折不扣的继承着,曹丕还说过这样的话:自古及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丧乱以来,汉氏之陵无不发掘……祸由乎厚葬封树!不要说古人了,即便是唯物主义盛行的当下,又有几人能看得如此通透。
4
对于弱者,曹操始终心怀悲悯,他这一生喜好音乐歌舞,因此养了许多的歌舞伎。对于这些无依无靠的奴婢,临终前,他也留下遗令有着细致的安排:“我的婢妾和歌舞艺人都很辛苦,让他们住在铜雀台,好好安置他们。在台正堂上放六尺床,挂上灵帐,早晚上食物供祭,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至午,要向帐中歌舞奏乐。你们要时时登上铜雀台,看望我西陵的墓地。余下的香可分给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无事做,可以学着制作带子、鞋子卖。”
曾经有史家讥笑曹操临死前的婆妈,殊不知,这正是为人的可爱之处,人若无情枉为人。曹操从来都是不拘小节之人。他的原配丁夫人,因为长子曹昂的死和曹操吵架回了娘家,曹操亲自上门去接,却没有接回倔强的丁夫人。
大度的曹操对老丈人说如果她有合意的人,就让她改嫁吧。在那样的年代,这样的胸襟和超脱真是非常了不起。至于卞王后,乃是倡家出身,曹操感念她的辛劳和果敢,最终立她为后,对于曹操来说,他取个世家的女儿似乎也不是难事,但最终感念的还是结发之情。
说曹操心思深沉,仿佛也没错。你看他对歌舞伎的安排其实是很有深意的,对于一个死后陵墓陪葬都毫不在意的人,还会贪恋那些不着边际的歌舞吗?无非是给那些可怜的歌姬一个活着的理由罢了。那样的乱世,士子尚且薄命,何况红颜乎!曹操一死,可以想见那些歌舞伎最终的下场无非是被辱或者被杀。而曹操一旦留下遗言,说要在初一、十五两天看到歌舞祭祀,最起码的,那些歌舞伎就得好好活着,甚至一如曹操生前那般,专事歌舞即可,也不用担心身家性命和前途。
这或许就是曹操骨子里的悲悯情怀。
5
有些事是曹操可以安排,而更多的事情就身不由己了。
曹操死后十个月,其子曹丕受让封帝,终是以魏代汉,终结了四百年大汉王朝。就如曹操在《秋胡行》中所写的那样,“天地何长久,人道居之短”。他一生辛劳所开创的魏国政权也仅存了四十五年,而他在闲暇之余吟哦的诗篇,他所引领的建安风骨,却在华夏大地上风骚了数千年。
曹操的死,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不光是四百年大汉政权的倾覆,更是质朴汉韵的哀哀离歌。
中华文明走过五千年,每一个阶段都走得光辉灿烂。大汉的高远、大唐的磅礴、大宋的清雅、大明的深邃乃至大清的雍容,每一个时代都让中华文明更加丰富、厚重。华夏它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符号,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站立在这一片国土上的每一个人,与生俱来就带着一种家国情怀。它们或浓或淡,但始终不出血脉。
每一个时代都会有昼夜交替,然,每一个时代也都会有掌灯之人。茫茫黑夜里,总会有勇者燃一星灯火,给同行者温暖光亮,为后来者指引前路。
曹操就是汉末诗坛的提灯人。
6
曹丕曾在《典论》里说他父亲“雅好诗文书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曹氏一门,不仅曹操名作跌出,响誉诗史(清人吴淇评价曹操的诗“武帝制作,无不精妙,故铜雀台,后世得其片瓦,犹值百金”),他的儿子和孙子们也都有很多诗文传世,陈思王曹植更是成为后世诗人争相学习的楷模。
在他们的周围,还聚集着王璨、陈琳等一大批文士。在辗转征战的艰苦岁月,他们受到曹操父子的激励和影响,“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个个都如逆风而翔的苍鸟,迎风展翅,激越长鸣。在这个情不由己的时代,开创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大格局。
风霜长天,历久弥香。
杜甫有一首《赠将军曹霸》,就是写给曹操后人的,只不过这后人早已不事戎马,而以画马著世了。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尚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灰飞烟灭终有时,唯有文章可华国。
魂之所归,终可栖矣。
【参考文献】
《采菽堂古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9年
《三曹诗选》中华书局
《顾随讲曹操•曹植•陶渊明》河北教育出版社
《魏晋风度诗与思》卫军英 浙江大学出版社
《六朝文学史》 戴建业 上海文艺出版社
《先唐文学十九讲》 李旭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2年
《中国的魏晋》押沙龙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 钱穆 天地出版社 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