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的爱。
父母给到孩子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觉到安全、内心充实,从而心无旁骛追求自己的人生。
相反,父母如果过份焦虑,或过度掌控,会让孩子难以分离。一个难以面对分离的孩子,长大后会害怕失去,掌控、无法面对分离。
因分手而自杀或伤害他人,或降低自尊反复纠缠,都是无法面对分离的表现。
事实上,孩子从会爬开始,就在尝试分离了。当他们发现自己可以操纵自己的四肢移动自己的身体的时候,就会迫不及待地向外爬去。这是孩子第一次尝试主动离开妈妈。
当离开一定的距离,有可能是1米,也有可能是10米,孩子感觉妈妈离自己越来越远了,就会害怕,转身爬向妈妈,如果这时,妈妈能够伸出双手,给孩子一个热情的拥抱,孩子的内心如果吃了一颗大大的定心丸,原来,离开是安全的,妈妈永远都在,妈妈爱我。
可是,看着孩子居然想爬离自己,有的妈妈莫名地会害怕,于是千方百计阻止孩子离开,妈妈焦虑的情绪感染着孩子,孩子开始意识到,离开妈妈是可怕的。
还有的孩子,对外界世界的好奇大过对妈妈的期待,任由妈妈怎么呼唤都不回头,这时,有的妈妈就会生气。等孩子爬回来时,妈妈会装作不理他,甚至推开他,妈妈的冷漠和拒绝让孩子感觉非常害怕,孩子心里充满了对妈妈的内疚,从此,孩子认识到,离开妈妈是错的,我不应该离开妈妈。
随着这样的循环越来越多,对分离的固有认识就越来越深刻,逐渐变成孩子潜意识的信念。
信念决定行为。当孩子再度进入亲密关系,再次面对分离,身体的所有记忆被调动,瞬间进入小孩模式,内疚、焦虑、恐惧全部涌上来,分离变成一件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