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很多想法在脑海里碰撞,原因是不同的思想在试图说服我接受它们,而我偏偏又把自己带入一个腹背受敌的境界。
宏观社会发展、个人精力管理、个人成长、副业赚钱、企业的经营之道、怎么讲好脱口秀,这些书概括分为三大类:讲战略的、讲成长的、讲赚钱的。而经过我再三思考,其实就是一类:讲经验的。
无论是讲宏观经济学和社会管理,如何从经济、政策、土地、金融、人才等维度建设一个国家乃至一个城市,还是从微观角度打造个人的影响力,从演讲、写作、沟通、营销、组织等维度来全方位打造个人的优势,还是通过写逐字稿、采风、表达价值观、展现自己个性来做好一个脱口秀演员。无论哪一种,几位作者们都在把自己一路走来的宝贵经验迫不及待地分享给我们,说他们的话说这是让更多人的进步起来。
当我察觉到每个人都在努力地传授武功秘诀时,我忽然意识到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每本书的作者都是有自己的一套核心经验体系,也可以称之为知识体系。不过当我翻看它们时,对我而言它们是碎片化的经验或知识,我就像一个到海边拾贝壳的小孩,精心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贝壳,却从未想过这些贝壳可能可以拼成很多美丽的图案,也包括那些被我错过的。
带着上面的追问,我第五次翻看,也是很虔诚的打开《成为极少数》,这本书很耐读,很吸引人。它的表述手法是会在每一章节里夹叙夹议,肯定会讲至少一个故事,然后由故事总结出作者的观点和建议,给人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道的感觉。
当你打开这本书正文的第一页就会被开篇两个故事吸引住,不得不放慢脚步陷入深思:
作者在老家遇到一个几岁的亲戚家小女孩,小侄女问他蝴蝶在还是毛毛虫的时候在干什么。作者故意逗她说,它肯定是躲在茧蛹里睡大觉啦。小侄女却摇摇头,一本正经地说,不,它不是在睡大觉,它一定在想怎么从里面出来。
这个回答让作者很吃惊,其实我们很多人的人生跟这只毛毛虫有很多相似之处,努力从自己的茧蛹里跑出来,这个茧蛹可能是贫寒的家境、收入不高的工作、紧张的婚姻、渐渐远离的亲友。我想不仅是往上跑的人想出来,那些看似优越的人也一样想换种活法,一座城可能困住一个人一辈子,一个房子也可能让一个人不能远行。尽管每年新闻报道有很多人踏上了北漂和上漂的行列,他们在外奋斗十多年却在这座城市不能有自己的一个归处,但是相比之下,那些留在老家的人更多更多,我身边也有很多家里条件不错,尽管工作一般但是就是不想走出去的年轻人。他们的能力不错,但是没有理由放弃已经拥有的物质条件,去重新开始打拼和奋斗。
不过,现实的情况是,一座城在渐渐地困住一个人,因为这座城市有太多的记忆、太多的感情、太多的物质依赖。因为这些羁绊很多人纵然才华不错,也很难走出去。
这么说不是说走出去就一定是海阔天空,走不出去就是一眼万年。而是机会是流动的,太多的发展势能和机会越来越向极少数城市流动,比如北上广深,还有杭州、成都、武汉等城市吸引着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反之东北三省基本就是几十年如一日,当年的共和国长子早已渐渐苍老,很多黑龙江人都跑到海南去定居。
如果80年前,让你选择去一个城市发展,最好的选择肯定是去东北,这里是重工业基地,充满了很多机会。
如果是40年前,让你选择去一个城市发展,最好的选择就是深圳、长三角,改革开放打开了新的世界大门,机会更是扑面而来。
如果是20年前,让你选择一个城市发展,最好的选择是北上广深,那个时候这几个地方聚集了大量的资源和机会,互联网的浪潮带来的第一波红利正在开始扩散。
如果是10年前,让你选择一个城市发展,最好的选择是杭州和成都,那个时候这两个地方房价没有高不可攀,当然对于外来的人能买得起的人还是占少数,所以机会不一定在房子,而是这座城市快速崛起带来的机会。
当然了,我们其实没有那么多选择,因为40年前我们未必出生,80年更是一个遥远的岁月了。更何况选择一座城市受很多因素限制,不是我们想去就能去,想留就能留,当年改革开放初期去深圳的人很多,留下的人又有多少呢。
那么说来说去,城市不一定是我们能选择的,行业和职业也不一定是我们能选择的,因为行业和职业的变化太快了,想想看,15年前有多少人用电脑办公,10年前有多少人有智能手机,5年前又有多少人了解AI和元宇宙等。我们能选择的是让自己的变得更强大,强大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拥抱变化的思想和视野;第二是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反思力;第三是具备可迁移的技能。可以总结概括为一点,就是不断地进化。进化是带有目的性的,也是在根据外部环境不断做出调整的,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达尔文的那句话:物竞天择额、适者生存。
怎么生存、怎么进化?
离不开三个方面:突破自我、有目标的精进、花时间在正确的地方。
突破自我是指一个人分别从内在动力和外在表现上稳定掌控自我的状态,具体就是有强大的自驱力、不断突破限制、做事专注、做到自律、稳定情绪。其中这些最核心的是高度的自律。
作者对于每个核心点都列举了一个代表性的例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自律这篇里的阿米尔汗。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但是他的很多电影你估计都听过或者看过,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摔跤吧,爸爸》。当他饰演摔跤爸爸的角色时,需要扮演年轻时爸爸和中年爸爸,两者反差很大,前者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后者是肥胖的中年油腻大叔。
而他作为一个当红明星,选择的是先演中年胖爸爸,于是拼命去增肥,这个阶段很痛苦,他说感觉到自己走路和呼吸都变得困难。而后他要再扮演年轻的瘦爸爸,于是在从97公斤瘦回60多公斤,这30多公斤他必须要减掉,于是又一个艰难的减肥过程。阿米尔汗最终以出色的演技成功塑造了《摔跤吧,爸爸》里的慈爱而又严厉的爸爸,这背后“一增一减”的体重变化过程更是比电影更励志的传奇。
他为什么能做到,他有清晰的目标,要演好自己的角色,一旦失败就等于断送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他在目标驱使下高度的自律,为了瘦下来,每天早上四点多起来锻炼身体,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
对于精进和投资长期有价值的事情,我们放在下一篇再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