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这条路漫漫又长远

见过这样的一句话: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所以,在孩子还很依赖你的时候。好好珍惜。

起初是不愿相信这种论断的。但是,随着孩子的日渐长大,事实却正在印证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好像大部分的妈妈和孩子都是敌对状态,这让我很困惑。我自己小时候是家里的老幺,算是很听话的。但是我姐姐和我妈妈就是经常吵得不可开交,我妈常常被气得不行。我哥哥也是从小就和我爸爸闹。夹缝中的我无师自通懂得了生存法则,乖巧温顺。这可能并不是我的本性。我在进入青春期后,开始觉得妈妈的话语都让人抵触,经常一句话合不来就怄气。所以我妈妈先后经受了我和我姐姐两个的折磨。这还不算,哥哥的反叛让爸爸经常责怪妈妈,说是她怪出来的。一句话又可以压死人。所以,就算是在放养孩子的农村,在父母都忙着外面的世界,无暇顾及孩子,不管学习不管玩的90年代,孩子也没让父母安逸过。

所以从小我对那些亲子关系特别好的孩子特别羡慕好奇,有时候也无法理解人家的成长环境是怎样的。大学的时候我的室友是跨省读书,她的妈妈送她到学校,母女谁在一张床上,关系亲密无间。甚至回家后妈妈会因为吃了一种新品种的水果而和孩子分享,这让我特别震惊。我想这种事情在我们家是不可能的。就算寒暑假回家几天,包括后面工作之后过年回家,我仍然会感觉有很多自己和父母不和的地方,呆不了几天就要走。这不是思想上的问题,有时候会强烈地觉得自己亏欠他们的,要好好对待他们,但情感上就是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连同生理上。有一次我妈妈和我睡,晚上她感觉到我的脚冰凉(我一直都是体寒的体质,冬天就会这样,下半身冰凉。而我妈妈之前从来不知道),就给我捂脚,我本能地缩回了,就是内心接受不了这样的亲密。

到现如今,面对自己的孩子,6岁以前基本是可爱黄金期,啥啥都好。从上小学开始,对她就有了要求,学习,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各个方面,看不惯的地方越来越多。孩子的反叛情绪也越来越大。那种亲密无间的感觉慢慢消失了。感觉孩子总是把最不好的一面拿来面对我。生气的时候,甚至没办法让自己平静地面对她。好好地说着话,忽然就不高兴,不配合,无休止地闹情绪,有时候又口无遮拦出言不逊~

我感觉自己受到特别糟糕的对待。甚至一点点失去了做妈妈的感觉,沦为一个只能提供服务的仆人角色。于是开始变得冷漠孤独。只有在二宝身上,还能找回自己心中的温情,对孩子的那种无私的爱,希望他开心,看着他就满足。但是我很担心这个阶段很快就会过去,我又会再次失去一个爱孩子的妈妈。

我知道我是失去自己了。把太多地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并没有让关系变得更好,因为过度的在意和控制谁也不愿意承受。

我也不希望这是我和自己父母间关系的轮回。我看过很多书学习了很多相关的内容,还是没有答好这道题。父母和孩子之间那种融洽的氛围,没有从小亲身经历过的,真的很难想象。我学了儿童发展,儿童心理,父母教育方法,但还是无法完全放下要管理和指导他们的念头。

所以,适当地保持距离,或许是必要地。从目前亲子关系中我感觉到的难过大过快乐,悲伤大过欣慰。这是一种错误,需要纠正。理论永远不等于现实,再多的鸡汤敌不过孩子一个轻蔑的眼神对我的伤害。我现在急切地需要先找回自己作为一个社会人地感觉。不仅是放下孩子,我感觉也放过了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