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
前几日,一位平时不是很亲近的老人过世。由于关系很近,晚上我们待了许久。认识他快20年了,但相处的时间还未及这一晚的十分之一久。
晚上,外地的、本地的、邻县的、邻村的、熟的、不熟的亲朋好友都来了。悲的、痛的、木的、乐的、喜的、各色人等。可能和我一样的有太多,生前从未有过多的相处,而在今天都匆匆赶来。我们是为逝者而赴,可这样的奔赴与“陪伴”对于老人而言,又有多少意义?
于我们身边的亲人,常去看看,多陪伴,不留遗憾。
10月11日
在小镇的街道溜达,一切在我看起来都那么新鲜有趣。
行走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我袒露着自己眼里的好奇,尤其喜欢驻足在有岁月痕迹的地方,揣测着它们的历史、过往....
路上遇到的行人,每个人看上去都不同,男女老幼不同,高矮胖瘦不同,穿的衣服不同,表情不同。又感觉每个人都是相同的,都要在这世界上去生活几十年,都有相似的快乐、烦恼,都有欲望,都有解不开的难题,都会面临选择,然后留下遗憾……
因为陌生,心中肆意想象,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打量这个地方。只是忘了,自己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10月15日
晚饭后,准备写字。
抬头看到桌上空荡荡的花瓶,想到屋后已经不那么绚烂的花,立马拿起剪刀出门。格桑花已经过了季,仅存的一些也快败了,百日菊还算养眼,姹紫嫣红,剪了一束。
插好之后,拿起手机拍了几张,果真,只有花才能驾驭这大红大绿,配上略显古朴的陶罐,丰盛、饱满、自持,相得益彰。
每天夜晚坐在桌前,或写或看。安心的、静静的,享受属于自己的时光。这段时光是将白天忙碌、展开的身心往回收的过程,让自己更加关注自己,带着觉知去感受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情绪、每一段文字、感知生活,这样每一天会更加的真实而踏实。
10月22日
早上在房子里洗脸,听到米老师三岁的小女儿和奶奶的对话。
奶奶:你以后不要再叫爷爷老头子了,爷爷会揍你的。
小孙女儿奶萌奶萌又十分笃定地回答:可爷爷就是老头子了。并补充道:有胡子就是老头子!
“哈哈哈......”奶奶爽朗的笑声从老远传了回来。
天真、娇憨的小孙女,乐观、慈爱的奶奶,是校园里一道温暖的风景……
10月28日
差不多,每周一次聊天。
她说,每次和我聊完,都觉得内心很平静。我知道,生命中遇到一个可以带领自己成长的人,是多么难得。真正的同类是三观大体一致,精神维度在同一条线上。每次谈话对她来说是成长,其实,对我何尝不是一次梳理呢。在对话中,因为要付出能量,我能更清楚的看清自己的内心,不迷茫,明心、见性、互相影响,往前走,看见光、方向与力量。
做一个心中有光的人,照亮别人,温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