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的本质是自我约束。
人最难控制的不是身体,不是管住嘴,也不是迈开腿,最难控制的是欲望和情绪。
欲望和情绪是人类强大的原始本能,从出生到老死,这二者始终都会和我们形影不离。
很多人不知道控制欲望和情绪有什么意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欲望的满足是生活的目的。
他们把情绪也看成是一种自然反应,不高兴当然要发脾气,他们看不出来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人为什么要控制欲望和情绪?
正常的欲望满足给我们带来快乐,但过度的欲望会把我们带向痛苦和危险的境地。
“欲是深渊”,“欲壑难填”,“欲火焚身”,“欲令智迷”,关于欲望的成语几乎都是警示语。
《老子》44章中说“知止不殆”。“止”就是控制欲望,就是约束自己。
同样,平和的把情绪表达出来会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过度的情绪发泄则会伤人伤己。
控制欲望和情绪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幸福指数的高低。
有一个“法宝”可以同时解决欲望和情绪这两个问题,这个法宝就是“知足”。
知足的心态可以限制欲望无休止的扩张,它也可以让人的负面情绪迅速平复。
知足的人为什么更容易平复情绪?
指责和抱怨,气馁和沮丧,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都是因为不知足所造成的。
指责和抱怨是对别人的不满,气馁和沮丧是对自己的不满。
当我们学会用知足的心态看待别人和自己的时候,负面情绪也会随之消失不见。
一个阳光的人生活中并不是没有黑暗,而是他学会了始终去看光明的一面。
知足的人更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而大多数人更关心如何才能得到自己所没有的。
一个人的幸福不在于他能否获取更多,而在于他能否把握住已经拥有的。
有人说知足会让人变懒,在我看来这是谬论,真正让人变懒的不是知足,反而是欲望。
大多数人认为:追求欲望的满足会让人更加勤奋。那是因为他们忘记了人们追求欲望满足的目的是享乐。如果欲望不能被满足,人就会焦虑和痛苦,满足之后则会变得懈怠和懒惰。
为什么说知足不会让人变懒?
因为知足的人更容易感恩。他们感谢生活赐予自己的一切,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伴侣的不离不弃,感谢儿女的懂事孝顺,感谢公司的信任,感谢客户的支持。这种感恩之心会激励他们不断砥砺前行。
知足的人更容易感恩,感恩的人更懂得珍惜。
知足的人做事情只求无愧于心。他们往往比追求欲望满足的人更专注、更精进。他们做事情的动力来自于内心;而追求欲望满足的人,他们的动力往往是为了得到外界物质上的满足,一旦外界的诱惑消失,动力也就随之消失不见。
懈怠和懒惰,对于追求欲望满足的人来说是迟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