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读的时候,因为接连出场的一大串瑞典人名字让我很糟心,就和东野圭吾小说里对男主人公当下所在位置以及附近有哪些桥的描述给我的感觉差不多,很着急,却又不得不耐着性子看完它。
当然,熬过去了也就豁然开朗。
一个叫欧维的怪老头,讲原则,性格偏执,内心却又柔软善良,刀子嘴豆腐心。
他的某些「言行不一」常让我着实捏了一把汗,一边数落别人的不是,一边帮别人的忙,哪怕事情做好之后,也还得继续数落。
还好还好,他附近住着一群善良无比的邻居,他们明白他的好心肠。
准备自杀却发现新邻居家的拖车开得歪歪扭扭,所以停下来一边数落人家不会开车一边帮人家停好了车;
邻居家怀孕的女主人帕瓦娜拜托欧维帮忙教她开车,欧维当时虽然没同意,但当看到帕瓦娜找了一个开奥迪的邻居教她时,欧维就立即找到帕瓦娜说同意教她开车;
帕瓦娜要去考试,丈夫陪同,就找来欧维帮他们照顾两个小女儿,棒棒哒的欧维不仅和大女儿和谐相处哄睡了小女儿,甚至连帕瓦娜家乱作一团的厨房都被欧维收拾的整整齐齐;
帮助不会修车的男生修好车并送到男孩打工的店里;
收留男孩那个因为向父亲出柜而被父亲赶出家门的小伙伴,哈哈哈欧维的家成了旅馆;
甚至,即便不喜欢猫,却还是会拯救被冻的奄奄一息的猫咪,把猫喂养得很好,且让它睡在索雅的枕头上。。。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命运的残酷给了他最坚硬倔强的保护色,其内心却又充满无尽的暖意和柔软。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但没有人会真正喜爱孤独,再冰冷的心也都会被不断的情感撞击所融化,变成似水的柔情。
当在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版里看到三人一猫一起晨起巡视的时候,不由感觉,欧维终于不是一座孤岛了。
一个叫欧维的男人,最终在四年后的一个清晨,死了。
三百人来为他送行,他的葬礼还是被搞成了他口中的“该死的盛会”。
就像帕特里克说的那样“这排场欧维得恨死,是不是?”悲伤中的一丢丢幽默,也是从欧维的视角。
在影片最后,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这个小女孩,她在人们都走进去之后关紧铁门,这是欧维会做的事,更是她对欧维深深的怀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