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1.
气温渐暖,第三天没下雨的日子,今天天气看起来也不错,预报说是个天晴的日子。
星星说,今天周五,明天周六,明天开始就周未托管了。
昨天下午开始,班群里接龙报名周未托管,今晨一看,全班五十名同学,已经有四十九名报了。效率挺高,高能量的班集体,速度就是不一样。
呵呵,星星肯定不知道,班群里报名接龙是我起的头,他之前就吐槽过,双减双减,结果把我们的周六也减去了。
所以这会听到星星说明天要去学校托管, 我轻描淡写:八年级了,很紧张啦,确实要抓紧时间哦。星星也顺口“嗯”了声。
当然,还有些话之前跟他说过的,同一个县城,别的学校都六点多到校,还有乡下的中学和私立学校是要上晚自习的,而星星学校既不用早起也不用晚自习,在校的学习时间已经明显分布不均了,以后中考试卷可是一视同仁的。没再跟星星重述,说多了星星会回敬一句:哎呀,我知道了,耳朵都听得起茧了。
2.
托管通知是昨天上午发出的,我细细地看了托管通知,跟去年的基本是一样的:
课程设置:语文阅读与写作、趣味数学、英语口语与写作、物理探究、化学与生活、唱歌与欣赏、书法与绘画、篮球与羽毛球等兴趣班,遵循自愿报名的原则。
报名时间:2022年2月26日之前,也即本周六之前。
上课时间:自2022年2月第4个周末(即2月26日)开始,每周六9:00— —16:30(如遇节假日调休,上课时间另行通知)。
托管服务收费标准每天25元,共18周,如在校用餐则另行收费,10元/餐。
通知一发出,群里很快有家长响应:老师,我家报名。
看来这家长对学校的托管是大为赞同甚是翘首以待的,想想也是,工作忙碌的家长,孩子太多时间在家里,无暇照顾呢,没人监督,孩子可以在家为所欲为,遇上自律性不太高的,看电视,玩游戏,或者相约着出去游玩,一连串的未知行动,一连串的忧虑呀。
3.
在通知的评论区里听到了不同的声音。
有家长说:如果学校有早点就更好了,家长就不用每天这么早起来煮早点。
托管是九点开始,呵呵,看了这个评论我直觉这位家长真可爱,是因为自己想睡懒觉没空做早餐呢,还是因为要赶去工作没空做早餐呢。
有家长说:三中上个月就开始了,周六都要上课的。
这位家长的信息跟我对上号了,都跟人家学校比上了,惟恐孩子少了上课的时间,巴不得孩子多些时间在学校上课的,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啊。
还听到另外一个声音:一天要25元,这么贵,还不就是想着法子收学费?
这让我想起自己买书的一件事,去年暑假,买书上瘾,一摞摞书搬回家,先生不满地说:书柜都满了,没看完又买,浪费钱!
这话是星星在场时说的,后来星星又想买他要用的书,他小心翼翼地问:我又买书,爸爸会不会骂?
我打着包票说:买零食买衣服我不敢说,但买书,需要就尽管买,这件事上我不讲道理。
知乎上也有网友问:买书看是浪费钱吗?
网友回答无一不肯定:当然不是浪费钱,如果你存放空间够大,买再多书都可以。
4.
有关孩子的学费,我不太赞同在孩子面前太多地去探讨这个话题,这不是孩子的事,是家长的事,家长理所当然为孩子的成长买单。孩子现在是读书的年龄,让孩子认可学习至上才是最重要的事。
岁月如金,有什么比孩子的成长更昂贵?现如今,或许某些人更着重于孩子是否吃得营养,穿得体面,住得舒畅,在衣食住行上高消费了,认为是时代的进步,消费的进步,却惟独在孩子学校的费用上斤斤计较,抱怨是高消费了。
有关高消费的问题,知乎上举了这样的例子:坐飞机,有头等舱、商务舱、经济舱。不管哪个舱位,你们到达目的地的时间是一样的。
但是你们所收到的服务是不一样的。
你去三块钱一碗的路边摊喝豆腐脑,跟你去五块钱一碗的店里和豆腐脑,你所享受的服务,你食物的品质也是不一样的。
所谓的高消费是什么?
我买个饼,我买个包子,那不叫高消费。
我用300块钱,买了一个包子,这叫高消费。
有人可能说了你300块钱买个包子,你不傻逼么。
那我吃着300块钱的包子,你吃着3块钱的包子,你说谁有档次。
对,有很多人可能会更致力为孩子去追求吃300块钱的包子,而却忍不住频频抱怨孩子周未上学付了25元一天的学费。
我有时看到的公交车,上面才坐了一两个顾客,有时甚至一个顾客也没有,但仍然是=按时按次穿梭于县城的各个站台,有时想想真是浪费,载这么少的顾客油费不够,司机的工资不够,却还得走,有什么好的办法改善吗?当然,我也只是想想,车那样走自然有那样走的道理。
我又在想,如果一个班多了这些抱怨的力量,只有少数几人报名参加托管,老师还得照常牺牲周六的时间来校上课,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就坐着那么寥寥几名学生,灯开着,暖气开着,上下课铃声开着,整个校园的资源仅仅为那少许学生服务,代价真是昂贵无比!
5.
有一句留言亮了眼:挺好的,周末空闲时间,学校安排集体活动,安全系数比校外更高,避免校外高额费用,及外出瞎逛呦接触不良嗜好的机会,孩子们有集中玩耍、学习的氛围,给孩子们纯净的学习生活空间。
有谁说过这么一句话:小时候我们拼命想长大,长大后才发现还是童年最无瑕;读书时我们做梦都想工作,工作后才明白还是寒窗时光最留恋;……我们是一路向前走,走过了也就错过了,唯有珍惜即时的拥有,生命的记忆里才会少一些悔与恨。
人和人成长环境天差地别,每个人也各有各的三观和苦衷。我想人一生做好三件事就够了,知道什么是对的,就去做。
因此我很愿意为孩子报名参加学校托管,因此我看到班上五十名接龙了四十九名内心是喜悦无比。
成长是无尽的阶梯。抱团成长,更有力理,我看到这一帮孩子们,正一步一步地攀登,回头时遇会心一笑;转过头,面对前方,无言而努力地继续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