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水流年 zjy
乡村生活编辑贺兰岳推荐
推荐理由:乡音难改,乡情难寄,最难忘终是那家乡味道,人间烟火。 本文感情真挚,文笔流畅,特此推荐!
当一个地方,从眼前的家变成了背后的家乡,是我们的成长,也是生活的离殇。只是,这成长,经年累月地停不下脚步。只是,这离殇,渐渐被我们习以为常。
停不下脚步的奔忙里,有个叫家乡的地方让我们用来回望,也不失为幸事一桩。习以为常的离殇里,总有些关于家乡的美好,让我们念念不忘。
今天出门去买花,还是我常去的那家花店,还是我最爱的向日葵,还是出了花店的门右拐去买菜回家。一切一如平常,却又觉得有什么在这平常里变得不一样。
仔细看了看,才发现路边的某个店面换了容颜。原来闲置的一个店面今天开业了,本不甚在意,却在看到它的招牌时停下了脚步。
我被招牌上的那几个大字晃了眼——蒙阴肉火烧。蒙阴,肉火烧,每一个字都带给我亲切感,每一个字都让我感动。
我抬脚走进了店里,用许久不说的家乡话,说了句“老板好,来个肉火烧”。老板一愣,说了句“老乡好,欢迎来尝尝家乡的肉火烧。”
简单的一句对话,我红了眼,老板也激动地搓了搓手。家乡人,家乡话,家乡味道,总是让人亲切,让人有了种自来熟的味道。
一个滚烫的肉火烧,还是熟悉的长方形,还是记忆里的老味道。再配上一碗家乡味的鸡蛋汤,家乡就暖心暖胃地入了心,那感觉是满足,是幸福。
说起火烧,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和叫法,但一般来说这火烧不论味道如何,绝大部分都是圆形的。但是我的家乡——蒙阴的火烧,是长方形的。家乡的肉火烧用筋道的皮儿包着厚厚的馅儿,吃起来油而不腻,香醇可口,外焦里嫩,十分鲜香。长方形的肉火烧是蒙阴的特色,是不论在哪里见到我都忍不住要吃一吃的味道。
家乡的肉火烧,皮儿特别的薄,将皮摊开之后,将馅料均匀的涂抹在皮儿上卷起,卷好后放在鏊子上煎,然后再放到炉子里用炭火烤。等烤到两面金黄色,香气四溢的时候,肉火烧就烙好了。
刚出炉的肉火烧特别的香,皮儿酥脆,肉馅儿汁水丰盈,有人一口气能吃三四个,再配上一碗家乡的豆浆或者是咸糊涂,那就更好了。
肉火烧是家乡的味道,也是我生活里至关重要的味道。吃着眼前的肉火烧,思绪却被肉火烧的香味拽着飘远,飘得很远,很远。
小时候,最爱吃肉火烧,但只有赶大集的时候才能吃到。一到集市,就能看到被孩子们围起来的火烧摊。已经买上的,边被烫得龇牙咧嘴地吃着,边和旁边的小伙伴说着肉火烧有多香。还没有买上的,边看着小伙伴吃得满嘴流油,边默默地吞咽着口水。那时候五毛钱一个的肉火烧,被我们吃出了无价的幸福感。
离开家乡后,吃到肉火烧的时候少了许多许多,但每次碰到,都会买一个尝尝。虽不再是小时候的味道,却还是家乡的味道。
还记得,大学校园的小南门外有一个美食街,街上有一个卖蒙阴肉火烧的小摊。卖火烧的大叔也是蒙阴人,一元一个的肉火烧我隔三差五就会买一次。那时候爱想家,想家的时候就去买个肉火烧,和卖火烧的大叔说说家乡话,缓解一下想家的心思。
现在每次节假日回老家,都会去老街上的火烧摊吃肉火烧。两块五一个的肉火烧,每次都得吃个过瘾才罢休。吃得次数多了,连我家的小不点都知道,长方形的肉火烧是蒙阴的特色,是爸爸妈妈都喜欢的味道,也是他渐渐爱上的味道。
今天,在这个城市的街头我吃着五块钱一个的肉火烧,和店老板闲聊。他说家乡到了收花生的季节了,我说还是家里的花生好吃,脆甜饱满的小白沙(某花生的品种)让人想念。我说过两天我就要回家一趟了,他说他得等到过年的时候才回去,这里刚起步得盯紧了。生活不易,好好努力吧,为了肉火烧的香,为了明天的生活不迷茫。
家乡的肉火烧,我从五毛钱一个吃到了五块钱一个,变的是价格,不变的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肉火烧,我从儿时的集市吃到了现在居住的城市,变的是距离,不变的是对家乡的热爱。
再啃一口肉火烧,口中咀嚼的是当下的满足,脑海里涌现的是肉火烧曾经带给我的那些美好。家乡的肉火烧,滚烫的喜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