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开年招聘旺季,如何迅速高效的把人员补充到位,是几乎所有公司面临的难题。特别是对于制造、物业及餐饮等劳动密集型企业,除了数字已经很夸张的招聘任务,惊人的开年离职率,更是给招聘经理的内心蒙上一层阴影。
物以类聚,一个服务员后面至少有十个服务员,如果招到一个新员工,她再帮你推荐两三个入职,不仅招聘速度激增,而且推荐的人也更加稳定。所以,新员工入职转介绍,就是招聘经理的欢乐时光~
但如何每天都能够拥有这种欢乐时光?请听我娓娓道来。
扩大的认同
新员工面试阶段的体验(有空我们再详细谈谈这个),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这一名新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也就决定了她的入职意愿。而想让她更进一步的帮忙推荐自己认识的同行,得扩大这种认同感,这样才会产生转介绍的动力。为了扩大认同,你需要精通招聘物语的表达。
招聘物语
还记得那年夏天初恋送给你的白色球鞋吗?你只要想起或看到那双白色球鞋,就会想起你的初恋;打开凌乱的抽屉,你发现小时候玩的变形金刚,就会想起用一个月工资给你买变形金刚的伟大的父亲。
一拿到这些小东西,当时的情景突然历历在目,所有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似乎这些感情、回忆、声音和意象都被储存、联系或保留在这小小的符号之中。
如果没有这个魔咒般的符号,这些情绪和回忆能否串联起来?可能不行。因为在你的脑中,没有任何提取线索能够引导出那个主题,使你回到那个时刻。
这就是符号的重要性:情人间的符号会自己讲出爱的物语,朋友间的符号会自己讲出友情物语,而招聘经理跟新入职员工之间的符号,会自己讲出招聘物语。
我相信聪明的你可能已经猜出我想说的是什么,而且你可能会问:我们公司有招聘转介绍奖金,也有招聘入职礼物,但员工就是不愿意推荐。我知道这是普遍的情形,但如果求爱姿势不对,赠送礼物也有被拒不收的情况;同样,内部转介绍礼物的赠送姿势如果不对,也会功亏一篑,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不仅姿势要漂亮,并且你还得念对咒语,让你的礼物能将无形的情感转化为有形之物,让求职者看得见,摸得着。
念咒语的姿势
据我的了解,绝大多数人,都是在面试结尾跟求职者宣导:“我们公司有员工内部推荐奖励政策,推荐一个人入职300元,或赠送推荐实物奖品......”然后就以为一传十,十传百,梦想着新员工如流水般涌入公司......
但实际这只是做梦,首先在面试结尾就说这件事,通常不是时机(如果面试结尾求职者首先提出有人可推荐另当别论);其次,公司政策通常不是咒语,那只是公司一厢情愿的官方用语,如果公司内部推荐政策能够奏效,那几乎所有招聘都不成问题,然后你我都知道现实,绝大多数公司招聘基层体力劳动员工十分乏力。那到底什么时候才是正确的时机呢?
一次大规模招聘过程中,我面试了一个应届生厨师学徒,我觉得他对公司认同感还不错,面试结尾握手后约定上岗及新员工培训日期。在新员工培训的那一天,我也没有要求培训经理直接在课堂上宣导公司内部转介绍政策,毕竟一对多演讲的情况下,受众的真实想法会被群体想法淹没,之后的行为也会随大流,因此期望受训员工产生内部推荐行为的不可控性太强。这也是大多数大规模会议产生不了有实效想法的原因,与会者的顾忌太多。亚马逊CEO杰夫贝索斯提出“一个馅饼原则”,即:一次会议参会人数控制在能用一个馅饼喂饱的人数之内,这也是为了避免从众扼杀有价值的想法。
之后,在新员工培训午餐上,我坐在了目标新员工旁边,简单问候以了解新工作是否适应,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他说公司很好,在这里很适应。然后吃完饭后我就叫他去我的办公室小坐,聊了点家常之后我才开始心智引领,念出了我的咒语:
“你入职之后,很多你那个学校的学生给我打电话,问能不能来公司实习,我和招聘经理都没想到问他们怎么找上我的,我猜多半是你跟他们有谈到我,以及公司。”这是第一句咒语,你应该能看出这句咒语的魔力。
紧接着,是伴随着赠送礼物的第二句咒语:“然后就这几天,已经有五六个学生来我这面试,谢谢你,帮我介绍员工,这是我上次出差带回来的,感谢你的帮忙。”标红色的粗体字是这句话的嵌入式指令,在说的时候需要重读,“你介绍员工”这个命令就会植入他的大脑中(为什么奏效,可以大体理解为说一句话的语调比这句话的文字语义更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回想下你公司的那些象征意义大过实际作用的高阶领导上次在会上发言,虽然说的内容空洞无意义,但仅凭说话的腔调能让他们“看起来像个领导”)
你猜他后来推荐了人没有?
礼尚往来的厨师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礼尚往来的心情,在人际互动中占了相当的比重。你还记得上次让你连续三次掏钱吃饭买单的朋友吗?你我都知道没有;你还记得那位一个月到你家连续蹭饭五次的亲戚吗?如果真的有,那你估计不太想和他做亲戚,因为他不懂得良好关系中的施与受。
最终,这位报恩的厨师学徒陆续一共推荐了五个同学来入职,他后面还要继续推荐,但人员早已满编。为什么效果会这么持久?
物语的表达方式
一、特别是非消耗性礼物会不断地讲物语提醒,而且如果是随身携带的礼物,很容易被他的朋友当做话题来讨论,这样他向朋友介绍到公司的几率会增大,加上他对公司扩大化的认同以及礼尚往来的驱动力,他多半会把公司介绍给朋友(涉及人类的领域都是可能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游戏,如果公司雇主形象臭名远播,让朋友知道他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可能性都极低,更不可能介绍朋友入坑)
二、上面实例中,我送这位仁兄的是一个比较精致的指甲剪套装;对于年龄稍大的女性(洗碗工、保洁员等)可以送镜梳套装;对9分正妹(女服务员或物业客服)可以送9克粉饼套装。德克萨斯烧烤味的薯片一盒行不行?明显不适合,因为吃完后盒子就扔了,谁来讲物语呢?显然无法起到提醒的作用。(但赔礼道歉用消耗性礼物是合适的,消耗完后物语就无法讲了,吃完后也就不再记起不愉快的事。)
三、有很多公司对在各种订制礼品上印公司Logo乐此不疲,无时无刻不忘自我宣传。将Logo也印在招聘礼品上对公司品牌是否有损坏先不讨论,但光印Logo这个行为就将礼品变成了赠品,他也会觉得这些都是公司批量赠送的,从而感知价值大幅降低。
四、同样,招聘礼物也得以私人而不是公司名义赠送,看起来又有悖常理,但是只有讲出有价值的物语,才能换来有价值的行为。
五、赠送过于贵重的礼品或直接给转介绍费,把礼物的性质变成了贿赂,通常不会太奏效。而且也要考虑招聘成本,目前市场价招一个操作层岗位是1000元,赠送超过这个价格的礼品不如直接找中介买个人。
六、其实有时候是迫于招聘目标的压力,而导致招聘动作变形及姿势变形。一味求快,导致一面试就要求内部推荐,十分唐突不自然,最终欲速而不达。如果是怀以善意来引领员工去用心帮你主动介绍朋友入职,那此文中的步骤看起来都是自然而然。
此时,有可能你会告诉我,你的招聘预算中没有内部推荐费用,或你的公司不提倡内部推荐,没法使用招聘物语,怎么办?那你必须使用唤醒流招聘,强化面试阶段的认同感,已达转介绍的目的,下次我们再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