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娜.朗(美)著 马克思.朗(美)绘
允许孩子拥有情绪
——读《心烦的猴子》有感
吉姆一早起来就莫名其妙的感觉不对劲,太阳太亮、天空太蓝、香蕉太甜。画面上墨绿、庄严的树木和无精打采的吉姆形成了对比,吉姆不开心!
朋友诺曼给吉姆定义为“也许,你有点心烦”于是诺曼见谁都说“吉姆很心烦”,看到这里我很想对诺曼说:能不能不要无休止的给吉姆扣“心烦”的帽子?也许他只是不想笑不想说话而已,但是被小伙伴们重复而好心的暗示,就变成了真的心烦。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都有类似的经历,原本美好却平淡无奇的一天,因为埋头苦干的工作没有时间谈笑风生,或者只是单纯的不想说话,此时一个声音“你不开心吗?怎么没有笑容?”,这个声音将自己从忙碌的工作中抽离,我们开始反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工作太繁忙,我不开心?我为什么会不开心呢?”,就这样被无意识的播下了“不开心”的种子。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心烦,吉姆在朋友们面前强打精神,强颜微笑,其实他的内心一点也不开心。为了帮助吉姆远离“心烦”,身边的朋友“好心”出点子:告诉吉姆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看过功龚老师的一篇文章“为什么我们越是引导和共情,孩子的情绪越是消极和被动”,我很认同文章里的一句话——“急于共情,等于阻止和否定情绪”。什么是共情?共情指能设身处地感受他人的处境,对他人情绪情感具备感受力和理解力。故事中诺曼和其他的动物们对吉姆很共情,他们急于共情,就是为了阻止吉姆心烦持续,同时也是隐性的告诉吉姆这种情绪是不合理的,这种共情只会让吉姆更加心烦。我记得在孩子2-3岁的时候,走路不是很稳,跑着跑着摔倒了,这时如果我很紧张的冲上前去安慰说“宝宝摔倒了,好痛,好痛”,此时的怀里的孩子一定大声的哇哇大哭。另一种情况我也验证过,孩子摔倒了,我马上掉头当作没有看到,此时的孩子是自己拍拍手立马开心继续玩。事实告诉我们孩子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此时我们不需要“急于共情”只需要静静的守候在他身边耐心的等待。
书中吉姆因为无法忍受大家的“好心”,大吼了一声“我没有心烦”,我认为这样的吼叫就是宣泄情绪的一种方式。记得小时候的我一睡醒就会无理由的心烦然后大哭,当时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理我,他们只说,你想哭就哭个痛快吧,于是任由我大声的哭泣,哭完了、哭饱了我的心情就舒畅了。生活中我们要允许孩子拥有情绪,允许孩子发泄情绪。
这本书的结尾我很喜欢,前面一味的强调“吉姆很心烦”的诺曼,最后终于在吉姆情绪稳定的时候和吉姆有了感受上的交流,诺曼跟豪猪跳舞被刺疼了,吉姆问“你还好吗?”很疼,不过我很快会感觉好起来的。”这种交流让吉姆接受了自己的情绪“我想我需要心烦”,“嗯,今天是个心烦的好日子”。仍然举孩子摔跤的例子,孩子摔跤流了很多血,他大声的哭泣“妈妈我好痛、好痛....”,这时我只是一味的回答“我知道,我知道....”,我想这样回答一点也缓解不了孩子的情绪。如果这样的回答呢?“孩子,痛就哭吧!”,并告诉他我脚上的这个伤疤是小时候和小朋友追打时,因为拌了一块石头,控制不住自己的重心摔了一个狗趴屎,当时地上全是石沙,沙子都进肉了,那种刺痛头皮发麻。这种有情感的交流,是不是更容易共情?是不是更容易让孩子接受自己的情绪?
这本书扉页上写着献给我们的爸爸妈妈——苏珊娜.朗(美)著 & 马克思.朗(美),所以对为人父母的我启发就是:允许孩子拥有情绪,对待孩子的情绪不要急于共情,给孩子一点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