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的晚上,接到了哥哥一个电话,他直入主题,问了我关于奖学金的事,说是刚好和师院的院长一起吃饭聊到了这个话题。
之前拿到奖学金,就给家人买了一些东西,因为他们曾经为我付出,而我第一次拿到奖学金,希望能做些什么回报他们,让他们高兴,我会记得所有对我好的人,报之以李。
但那些基本都没有在我的生活中出现也没有关心过我的人,我要去给他们送礼,这是什么道理,就是因为他们有着很多事项的决定权吗?
哥哥以比我大,比我在社会上经历的多的口吻,向我语重心长的讲得到奖学金是因为辅导员的推荐批准。
“你拿了奖学金第一时间不应该想着怎么去给家里人送礼物,而是要想着怎么去送礼回报你的辅导员。“
又讲到这社会的人际关系,因为担心我不会处理这些,怕我以后吃亏。最后告诉我送不送就看你了,话他就说到这了。
我最怕我的家人说一句话:“我话就说到这了,做不做就看你了,你自己好好想想。“
这种变相的威胁强迫,在我的生活中不是少数。这就意味着我会挣扎着去做那些我本不愿做的事。
关于人情世故这一类事,我无数次的躺枪,因为不懂世故,不会世故。
在家人看来我是一个不懂得一切与人打交道的事儿的女孩,他们教我世故是让我能在这个社会立足,更好的生活。
现在的我大二,依然被家人教着去世故,这样的事儿也发生我高中时。大概也是因为我性子淡,年纪不大,经历的不多,接触的人也不多,并未遇到那些真的存在利害关系的人。
种种原因的叠加,让我的家人无数次以为我好的名义,来教我如何保护自己,如何去讨好一下能帮到自己的人。
我并不认为自己对这些一窍不通,我虽不是读心专家,不能猜到每个人的想法,也没法通过短暂的接触看清那个人的人品。
但我能感受到哪些人是真心对我好,这么多年来这种直觉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年龄段独有的一套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方式和判断标准。当以自己年龄应有的方式去认知触摸社会时,他们却说这是错的。
不可否认他们经历了很多,他们的话都是经验之谈,自己的家人肯定也是想着你好,不会害你。
提前了解也无可厚非,毕竟这是大学这个阶段需要知道的,但是为什么了解之后要必须要接受这些观点并且去做这样世故的事儿呢,例如给铺导员送礼?
不管家人再怎么说教,内心依旧是抵抗的。但他们会一次又一次的变相胁迫,因为我是“乖乖女”的性子啊,很多次都在纠结哭泣中妥协。
不知道会不会也有很多内向腼腆的大学生也如我一般,家里人总喜欢以过来人、以长辈的身份,预先教我们他们三四十岁才明白的道理。
天天被大人操心着适合不了现代社会的生存方式,又被灌输着各种“社会现实”,最后在家人的唠叨声中对他们妥协。
对于我来说,妥协不是认同,只是不想做无用的争辩。大概家长和青春时期的我们有着同样的执拗,越是不顺从越是要让你这样做。那便不再争,顺其自然吧。
大学是一个型小社会,可以在这期间去了解一些社会现实,不至于以后出入社会、混迹职场时还不谙世事、呆头呆脑,却不必在这段时间去做那样世故的事儿,例如送礼谄媚、拍马讨好。
曾经的我看不顺眼的人就不会理睬,但是现在看不顺眼的熟人偶尔也会打招呼,面对不喜欢的老师也会装作友好的样子。
但是送礼去讨好那些对我并不在意却掌握着奖学金等一些评奖评优名额的辅导员,我真的难以去做。
曾经在一篇公众号的文章里看到关于得奖学金在很多大学都存在不公平的话题探讨。整天跟在老师后面为老师马首是瞻的比那些成绩好的更有得奖学金得优势。
在大学的我看到了确实存在这些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我接受这个现实,偶尔会心生抱怨,却不想成为那些自己憎恶不屑的人。
家人认为我完全不懂这个社会,但我懂得一些,只是我不愿去做违背自己心意与原则的事儿,这是骨子里那些许的清高,是年少的无畏,或许也只是不想那么早还在学校就变得如此现实。
总之,家人的经验之谈也只是经验之谈,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不是他人铺出来,是自己走出来的。
成长是一步一步的,走到哪一步做哪一步的事,社会上的事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一遍才会有所成长。
希望不久以后步入社会,仍然能够记住很久以前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知世故而不世故,是最善良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