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决策时间?
决策时间:用户做出购买决定的时间
有专家做过研究,消费者在线下购买一个产品,平均“决策时间”是13秒。在线上呢?是19秒。也就是说,“买和不买”这个决策,对你作为一个商家影响重大,但消费者在20秒之内就决定了。当用户决策时间超过1分钟,转化率就开始下降;超过2分钟,转化率下降更为明显。
也就是说用户做出“买不要买”这个决策的时间越短,购买商品的转化率就越高
如何降低用户的决策时间,从而提升转化率呢?(B=MAT模型)
一、聚焦卖点、减少选择(不容易后悔、偏向于感性、减少思考、期望值低)
1.后悔的可能性更小
2.选择越多,拉高了期望值,因此也更可能不满意(没有好与坏只有对比)
3.选择多了,我们就会变得更加理性地分析对比(从os1→os2,这是大忌)
4.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认知能量,导致人们常常会选择放弃决策(大家可以对照自己的生活经验:这个也好,另一个也不错,那个也想要,到底要哪个,好纠结,纠结着纠结着就不买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做“决策瘫痪”,指选择过多的情况下,人会因为对比选项耗费的过多精力而直接放弃做决策。
5.人的大脑都是懒的,能不思考就不思考,顺应人性
多少数量的选择最好?(6个)
二、行动指令(T:触发)
1.引导用户做出行动,减少用户思考时间
2.让用户看到购买的信号,触发(提醒)用户购买
把一个购物车的图标放在按钮上,是很难触发购买的。有人做过研究,在购物车图标前,多放一个“+”号,下单率会提高15%;如果干脆把图标,换成“加入购物车”五个字,下单率会提高49%。为什么?“+”号,尤其是“加入购物车”这五个字,是明确的“行动指令”,你下发了行动指令,他终于可以不用思考,那就“加”吧
三、营造刺激(M:动机)
利用促销、活动、刺激痛点等等,增加用户的购买欲望,从而减少决策时间
快乐、痛苦;希望,恐惧;认同;排斥
四、越简单越好(A:能力)
时间:降低用户完成时间,越快越好
金钱:金钱成本越低越好,最好不需要花钱
体力:消耗的体力越少越好,最好轻而易举就可以达成
脑力:越少越好,最好不要动脑
他人接受度:最好已经是很多人在做的事,做的人越多越好
日常习惯:最好是用户以前做过的事,最好不要让用户感到不适应,不会和自己以往的认知产生矛盾
洞见运用——哪些地方运用了“决策时间”?
1.电商直播间的1分钟限时秒杀,最后3件产品等。通过营造产品的稀缺性,来触发人们的购买动机(占便宜+损失厌恶的心理),在短时间内影响用户的决策,从而提高转化率(营造刺激原则)
2.卖点聚焦,对比信息少。比如,黑鲨游戏手机,就突出一个卖点:游戏性能之王,就会比一堆卖点好卖,因为一堆卖点,用户很可能还有综合性的对比来对比去,最后还不知道选哪一个了,很可能就不下单了(卖点聚焦、减少选择原则)
3.如何增加app或者网页的停留率——把页面弄得简单一些:比如,注册的流程简单,使用操作起来方便简单(越简单越好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