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必背75首诗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如果你现在是个学生党,一定还记得小学时候摇头晃脑绞尽脑汁背古诗的情形;如果你现在是孩子的家长,一定还记得压着孩子一遍一遍让他们背古诗的场景。
距离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已经过去近100年了,今天的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用白话文记录和表达一切,为什么要还要学古诗?难道就是为了应付语文考试吗?
文学博士史杰鹏发现自己的女儿猫猫一年级时开始背《小学生必背75首诗词》,但是背完一个月后就全都忘光了。原来是因为猫猫不理解古诗的意思,只把每个字死记硬背下来。于是史杰鹏在给女儿讲古诗的时候,萌生了写一本《古诗课》解释小学生要背的75首古诗,帮助小学生们以及喜爱古诗词的人们更好地背诵和理解。
在序言里,猫猫的妈妈简单介绍了书里对每首诗的讲解内容。
全书共75章,每一章讲解《小学生必背75首诗词》中的一首。从史杰鹏最擅长的训诂词源学开始,解释诗中的词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大意。同时穿插诗人简介、古诗的写作背景、相关历史知识,甚至联想到的名人轶事、其他相似的诗等。
“我们把作者放回到他们的时代,配上他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还有朋友和亲人的模样。我们试着去走一遍他们走过的路。”只有这样,才能贴近诗人内心地去理解诗,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写。
每一章都不长,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希望能在10分钟内让人学会一首诗。
序言还说明了我们为什么要学古诗。
从某种意义上说,古诗的确“没有用”。它不像数理化那样可以应用在工程技术上,不像英语那样是与世界沟通链接的工具,学了古诗,并没有觉得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不学古诗,好像生活也没有缺少什么。
古诗教会我们的是什么?是审美和表达。
除了那些看得见的、立刻能说明“有用”的东西,我们还需要看不见的东西。我们人,除了吃饭睡觉,还有其他需求,比如说“表达自我”,比如说“通过表达自我,从茫茫人海中寻求心灵的小伙伴”。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一树花、一棵草、一点星光、一场骤雨,也会感到内心的震撼和悸动,也想要用文字去捕捉它,想要与别人分享。
但是我们的描摹能力太贫乏,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以让我们把看到的东西准确地说出来。我们可能会因此懊恼、沮丧,久而久之,放弃寻找生活中的美。
“可就有那么多天才,把这些细微的感受用五个字、七个字就表达得淋漓尽致。我们看到那些文字,简直感动得要落泪。原来那个时候的那个人,他也有过我这样的感受,不但有过我这样的感受,居然还说得那么简单清楚,那么美。”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那时候的人习惯用诗经来隐喻。我们今天也可以用诗歌来帮助我们表达。我们说不清楚的情绪,诗歌里可能就有;我们描绘不出的景色,诗歌里可能清晰可见。
学了诗,我们就知道真正的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真正的美的表达是什么样的。我们的审美能力会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也会提高。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诗歌。《小学生必背75首诗词》当然不一定是最美的,也不一定是最深刻的。它们只是古诗之路上小小的启蒙。就像森林里一点萤火虫的光,指引我们走进更神秘的古诗之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