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心理罪》的那天,阵雨天气,想起来大学时没有看完就奔忙于工作的网剧,对于影版相当期待。
当年看网剧的时候,有一句台词我印象颇深:“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心理罪是与罪犯进行博弈,更是与自己心中的恶龙不断缠斗,这是一个在深渊中不断抗争的灵魂,而这部作品最令人窒息却又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透过主人公天才的驱壳,你偶尔能够瞥见自己孤单的影子。
通过一系列节奏紧凑的案件剧情,自我救赎的过程是这部作品的主旋律。
然而,影版应当是受限于篇幅,将自我救赎的始末进行了弱化,于是这条线就看不太清楚了,而在这样的结构下,对李易峰的表演发挥层次的需求就明显降低,他不需要演得那么深邃挣扎,只需要安静的当一个天才,偶尔的情感爆发,就算是演技上的大提升了。
回归剧情本身,在减少了方木的背景故事后,就只有案情这一条明线来支撑电影的走向,如果是一个剧情紧凑,逻辑繁琐又藏有不断的暗示的推理剧,这部电影依然可以说非常精彩,但是问题又来了:在所有的案件中,导演根本没有给观众任何可以进行推测的线索,从头到尾都是天才方木一个人的战斗,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画像,将犯罪嫌疑人锁定,而这个画像的过程、推理的过程,伴随着演员没有起伏的声音,夹杂着视频虚化空间的还原,像是一种过于小众的特异功能(或许这就是天才本身的设定),让观众缺乏对于推理剧基本的代入感,对于剧情的分析根本无从下手,天才的头脑狂欢,大大削弱了观众的推理乐趣。
不可否认,现在很多影视剧都有许多俗套的情节,让观众看到这一幕马上就可以猜到下一个场景,失去了意外之喜,难以牵动观众的情绪,但是这部电影似乎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观众根本无法参与,给你的线索就是你什么都猜不到,然后主角通过你根本就不了解的思路进行解读,那观众还能做什么呢?大概是听着主角的声音了解始末偶尔低头玩个手机吧。
纵观现在小说改编的电影,很多情况下虽然启用了更大牌的明星、运用了更炫酷的特效、增加了视觉冲击力,但是剧情反而没有剧版更引人入胜,我想大概是因为太想要什么都要,所以什么都很浅的缘故吧。书本太厚,电影的时间太短,前因后果,草蛇伏线,想要把一个故事讲清楚,太不容易了,有时候情节、感情还没有到位,就已经结束了,留白的空间,重点的选取,场面的控制(不得不说很多打斗的戏是画蛇添足的,虽然视觉效果非常好,但是太多会另观众视觉疲劳,并且占用了剧情本身的时间),成为编剧对于原作品进行改编的功底的重点考量。
心理罪究竟是什么呢?
它不是少数人的狂欢,不是一个人的孤单,更多的,应当是正义与邪恶,纠缠与挣扎,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每一个观影人的心中。
如果在走出影院的时候,我没有发出:“哇,这个天才好厉害”的赞叹,或者没有低头沉思感受到内心正与邪交锋的震撼,我想,这应当不叫“心理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