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如何构建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

自己使用过Onenote、Evernote,还是敌不过为知笔记轻量、亲切、好用,经历了一段时间无序的信息收集,意识到需要系统化的构建知识体系,通过借鉴各路大神的经验和自己一贯偷懒的作风,确定了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用方法。

了解自我的真实意图

开始前问了问自己why和how,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使用为知笔记的目的

  • 收集干货,生活、工作、学习的各种干货信息的收集
  1. 消化整理,干货精读消化成文, 整理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2. 思考笔记,日常工作、生活的心得与感悟以及日记

根据自己的目标,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分为2块,输入和输出:
输入就是自己摘录的信息
输出则分2类:收集资反复精读后的感悟+自我的回顾总结
分清自己的需求后,就开始搭建自己的体系

确定系统的基本模块

收集的信息多了就涉及到分类整理便于后期快速获取相应信息,但是精细化分类对于懒人来讲是很要命的一件事情,文件夹的设置与信息归属在何方就会牵扯比较多的精力。
所以将收集这个信息的目的作为分类基础,通过文件夹流转信息的存储,标签来索引进行查询,结合知识系统框架,在为知笔记设立三个模块


Paste_Image.png

输入模块:设置2个文件夹

  • 收集箱:存放所有未处理信息
  • 归档箱:存放经过精读、设立标签后的信息,下设2个子文件夹简单分类,便于后续查找引用(工作未单列,作为兴趣的一部分)

输出模块:设置4个文件夹

  • 规划:个人的长期规划及目标执行情况(不涉及工作,工作内容一般用GTD代替)
  • 总结:对收集箱信息的总结(总结后视情况精简归档箱),对个人生活的总结
  • 笔记:个人的一些文章、笔记、读书笔记
  • 日记:用为知笔记自带的日记文件夹

标签模块:按对信息需求分类

  • todo系列设置 to try,to eat 等长期待操作信息,如一些美食、感兴趣活动等
  • 地点系列设置地标信息,如北京、成都之类,到地方可以看收集信息里面有什么吃喝玩乐的东西
  • 名人系列设置自己关注的人物文章
  • 回顾系列设置需要自己对信息处理的次数,1次-n次
  • 兴趣系列设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归类

收集的信息在文件夹中的流转情况: 收集箱->归档箱->我的总结 或 被删除

Paste_Image.png

标签系统可扩充,但需要定期清理,不可过于庞大

Paste_Image.png

总之Less is more,想清楚自己的意图,根据对信息的使用目标来分类,确保自己体系的简洁、便利。

执行自己的行动标准

人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学习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存储的信息需要反复咀嚼
输入+标签部分只要有点耐心,加上兴趣驱动使用起来问题不大,关键在于输出部分的执行

使用标准:

  1. 每天睡前处理收集箱,信息阅读后归档,设立回顾标签L1
  2. 每周至少1天处理 兴趣文件夹下内容进行精读消化、合并,成文纳入 我的总结 *** 文件夹中形成话题。原归档信息设立回顾标签L2 ***,已消化的原信息考虑删除
  3. 每篇信息标签控制在3个以内
  4. 控制归档箱信息量,将归档信息持续形成自我总结,不做收集控

KISS(Keep It Simple,Stupid) 不纠结体系如何划分更好,只执行自己的计划做更好的自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Spring Cloud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快速构建分布式系统中一些常见模式的工具(例如配置管理,服务发现,断路器,智...
    卡卡罗2017阅读 134,997评论 19 139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612评论 25 708
  • 序言 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被各种各样的信息淹没。并且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作为信息源,信息...
    杨何阅读 2,686评论 1 14
  • 我今早无意中看到香港著名主持人梁继璋写给他儿子的信,他对儿子说的话也是我想对我儿子说的,因此我把这封信稍作修改...
    笑一笑十年少_f26e阅读 268评论 0 1
  • 人只是一个被自己欲望支配的奴隶,人的欲望无穷无尽的,明明有的住,有的吃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追求大的房子,美味的事物...
    岚殇2017阅读 2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