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爸爸妈妈来咨询早教的时候,都会提到宝宝的社交能力的培养,仔细了解下来发现,他们对宝宝们社交的理解是:不害怕陌生人,可以和其他宝宝玩到一起,适应集体环境。社交,对于还不会说话的“小外星人”来说,大约就是在一个空间里进行同一个游戏,有语言的交流,或仅是肢体的接触:一个宝宝拉了另一个宝宝的手,一个宝宝把球递给了另一个宝宝。
简化了社交模型,回到了人成长的起点,“社交”的起点、基本构造元素是什么呢——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或集体,通过介质,在所处的同一个平台或空间里发生联系。
听过一些大咖分享说:微信社交是轻社交、冷社交,我原深以为然。
在每一次咨询结束之后,都会加上客户的微信,目的主要如下:
1.保持即时的沟通。
2.传送相关的资料,补充或辅助我们之前的交谈。
3.通过微信朋友圈,从侧面了解他。
4.希望通过我的朋友圈,潜移默化地影响对方。
5.通过微信互动,推进双方的关系。
通过一个产品——双方对孩子成长的期待,一个工具——微信,我们确立了一个社交关系。在期待中,加了微信之后,如果以上五点的任一发生,都在促进我们的关系从陌生走向成熟。
从微信为起点的陌生社交,关系的成熟度可以通过有形的形式,更清晰地展现。
1.朋友圈可见与否,看出对方的防备程度
2.微信消息回复的速度,看出对方的重视程度
3.消息回复的形式:文字-语音-视频,除了个人习惯,形式的多维,也可以看出对方的开放程度。
现实是,社交搬到线上之后确实便捷快速,但现实也存在信息过量导致的注意力缺失;一个活在手机屏幕里的形象,只能靠想象,没有生动的真实感。和线下社交一样的是,当互动不持续发生,关系就会淡化,连接断了。
我其实,不太喜欢微信,尤其是在微信作为工作中的主要沟通工具,以及通过微信的方式实现工作目标的情况下。每每拿起手机,仿佛有千斤重。微信让社交变得太简单了,和朋友的联系就只剩几句闲聊,少有收到一封信时的感动,一通长时电话的充实,一次见面的深刻……当微信社交成为日常时,这些就变成了仪式感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