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为了培养阅读习惯,我加入了✘训练营,在训练营期间,我每天早起读书,然后文字输出,和伙伴们斗作业,同时争取加精的机会。那段时间,无敌刺激,每天疯狂式地读书,四点起床,吃早餐时看书,吃午饭后读书,吃晚饭后再阅读,似乎感觉不到疲惫。训练营后,我懈怠了,有需求时就看几本书,没有特别需求,就不看书。本来是为了培养阅读的习惯,才加入的训练营,结果是差强人意。
为什么我没有培养出我想要的习惯呢?
1.没有明确目标
现如今,学习渠道越来越多,线上的有千聊、喜马拉雅、十点课堂、在行、分答线下的培训、咨询不计其数。我们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花钱听这些课程,希望能够解决问题。这就是知识付费时代,我们感觉爱学习的人越来越多,这是否是缓解焦虑的渠道之一了?值得深思。我原来的的目标是养成阅读习惯。根据SMART选择来看,不具体,不可衡量,没有时限……简直就是不靠谱的目标,一个不靠谱的目标,能指望一些课程或训练达成吗?
2.三分钟热度
感觉自己胖了,决定每天去健身房运动减肥,去了三天,好累,不想去了。想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想培养每天写作的习惯,写了几天,感觉没主题了,不写了。这些场景有没有似曾相识?促使我们养成习惯的原因无外乎两点,要么为了快乐,要么是缓解痛苦。就如别人总说我很胖,让我心理压力很大,我想减肥,这是缓解痛苦的一种方式。又或是我从小喜欢打羽毛球,随着工作的逐渐忙碌,打球机会变少,但我要养成每周至少打一场羽毛球的习惯,这是令人快乐的事情。
习惯的养成类似于推石头上山下山的上山过程,刚开始我们推石头有劲,可能是因为兴趣,当新鲜感和热情褪去的时候,我们突然觉得推石头上山好累,是放弃,还是继续。如果我们放弃,就是三分钟热度。如果想要继续,就需要工具、方法支持自己走下去。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精神上的鼓励、物质上的奖励无疑是对自己的赞许和肯定。
培养出来的习惯会逐渐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习惯不会一蹴而就。我们将注意力放在目标的同时,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过程中所带来的的快乐和积极感受。
总结下来,习惯的养成,不仅需要三分钟热度,还需要方法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