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何为灵魂伴侣?
意思就是两个人的思想、灵魂契合度、默契都非常高。
如此的伴侣,本就已在常俗名义的生活之上,上升到灵魂层面的交流。他喜欢你,你也喜欢他,他感兴趣的事,你也感兴趣。
双方不仅仅脾性、性格相合,对于各种问题也是畅所欲言。当你把心中飘过的想法说给对方听时,对方会用心的倾听和理解。
灵魂伴侣往往都是心有灵犀的两个人。
《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和林黛玉就属于这一类型。
两人初次见面,她微微抬头,他定睛细看,四目相对时,贾宝玉说道:“我曾见过这个妹妹。”
府里每个人都鼓励贾宝玉努力读书,考取功名,就连身边的袭人,也经常勉励他。
只有林妹妹“从不说这些混话”。因此,他愈加视她为灵魂伴侣,只有她跟自己心意相通。
有时,灵魂伴侣也可以是相互赏识的知心朋友。
俞伯牙和钟子期,幽幽琴声,不用多言,他们却已都心照不宣。
法国电影《触不可及》中,菲利普是高贵典雅、极有艺术涵养的商业人士,德瑞斯是名无所事事、有过犯罪前身的穷小伙,本来不同世界的两个人,因缘际会走到一块:德瑞斯应聘到了菲利普的私人管家。
在年龄、种族、社会地位、文化程度有着极大差异的两个人,却有着一样的灵魂——敢作敢当、有趣、傻乐、尊重他人,所以他们共处的时光开心融洽。
简单来说,两个人必须情投意合,心有灵犀。
02
一个人来到世上,寻寻觅觅,希望遇到那一个对的人,也是最懂自己的人。
在节目中,年过四旬还单身的王志文被问,怎么还不结婚。
他说,还没遇到对的人。
“怎样的女人才是对的人?”
他说,所谓对的人,就是随时可以谈天说地。
对这个答案,主持人有点疑惑。这个不难吧?
你如果认真想一想,就会明白:要找到那个可以随时谈天说地的人,事实上并非易事。因为这是一件旗鼓相当的事情。
有时,你心里积压着一些事情,想要找个人诉苦,但是找谁呢?
看遍通讯录,害怕打扰到对方;认为对方不感兴趣;即使对方感兴趣也理解不了你的所诉。
因此,王志文才会如此慨叹:“能找到一个你想对她说、能和她说的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这一个能令你想说、又能说的人,便是灵魂伴侣无疑。
无论你想说什么,他都会倾听,无论你怎么说出口,他都可以适可而止地回予响应,助你更懂自己,看清社会。
就如尼采给予世人的忠言:
当你将要步入婚姻时,一定要先反复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可以跟这个女人在白头终老时,依然可以嬉笑怒骂?婚姻生活中,在一起的大多数时光往往都是言谈,其他所有的都是很短暂的。
灵魂伴侣是可遇不可求,可只要遇到,就请好好珍惜。
03
灵魂伴侣,不仅自己要有灵魂,而且也要有成为他人灵魂伴侣的能力。
完整的人生,不应只限于饮食男女。肉体与物质生活息息相关,灵魂与精神生活密不可分。
随着生活快节奏,生活压力山大,我们都忙着挣钱、养家、买房子、买车子,清闲生活是可望不可及,更别说灵魂交互。
其实,当我们只知道追赶他人的脚步,把自己的灵魂丢弃在旁,试问如此的生活怎么能够遇见灵魂伴侣?
遇不见灵魂伴侣,哪来懂得?不是真正的懂得,就算拥有豪宅、名车,也难以会有真正的快乐。
一个人只有先爱他自己,才有可能爱上别人、拥有爱的能力。
李银河和丈夫王小波,他们就是一对灵魂伴侣。
李银河20多岁时,读到了王小波《绿毛水怪》的小说,被其中的诗意和才情深深打动。自此这个人就入了她心。
因缘相遇,因文相识,他们共同谱写了二十年的爱情故事。
两人彼此深刻懂得、情投意合,成为相识恨晚的灵魂伴侣只是早晚的事。王小波说道:
“我把我的灵魂都给了你,一起的还有它的耍小脾气,怪癖,忽暗忽明,坏毛病数不胜数。”
王小波逝世后,每当想起这一份相遇时,李银河感恩于心:
我这一辈子只要有他的爱就足够了,不管我遇到什么样的苦痛劫难,在年轻时小波就把这一份至死不渝的爱给予了我,这是对我最好的恩惠。
这就是爱和懂得,给予的力量。
人生道路上,人来人往,很多往往都只是过客。
而我们孜孜以求的,是陪你相伴到老的另一半。
只有用心滋养灵魂,懂得爱自己,升华爱的能力,才会有可能遇见独一无二的、驱除我们内心孤寂的灵魂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