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风景这个词,你会想到什么呢?你的眼前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如果你在百度上搜索风景这个名词的话,它会告诉你风景指的是供观赏的自然风光、景物,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今天我要在这里分享的风景还包括生活场景和文化传统。
NO1: 善解,是一种选择
锦敦老师在文章的开篇就说到:人类学家进到一个不同的文化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自己内在的框架(离开是非对错),然后用眼睛观察、用心倾听,才有机会进入他们的世界,用全新的视野来认识他们。他还提醒我们要进入对方的世界,就要从他所处的背景环境来理解这个人,进到他生活的文化里、所处环境里,以及他现阶段生命的重要需求,去看见更大的脉络,理解会长出大大的空间。锦敦老师在书中分享了游客们被假姚师傅骗的经历,一开始大家很生气,当真的姚师傅出现以后,一句“没事的,都是为了过生活嘛!”让全车的人都释然了,游客们移动了自己的眼光,看见事件背后更大的脉络。当大家从事件的背景去分析、去理解对方后,就有了截然不同的心情,这就是理解长出的空间。
比如玲分享她女儿说美术老师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标准来评价她的美术作品,引起她对老师有意见时,她引导女儿说可能老师当时遇到了什么麻烦而影响了他的判断,后来她的女儿调查原因,与老师很好的进行了沟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走进对方的背景去看看,就会拥有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NO2:视野,就是空间
生活中我们常被眼前的琐碎小事屏蔽了我们的视野,我们看不到远方的风景,也总以为美丽的风景在远方。记得有首歌《其实你不用去远方》中说得好“其实你不用去远方,好地方就在你身旁。看那春天的杨柳,秋天的果,还有田野的芬芳,看那夏天的云朵儿,冬天的雪,就象梦中的天堂。"正如锦敦老师在书中所说:只要移动内在的状态,工作也会是一趟别具滋味的旅行。
读书会上毅说以前参加“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执勤活动时内心里是有抵触的,觉得浪费时间、影响工作。当她调整自己的心态时,发现过往的人群原来有很多可爱之处。当有一次执勤的休息时间里她四外转转,随手拍下了路边的草地分享到朋友圈,朋友们纷纷问她去哪里旅游了,后来她还带其他值勤的同事去寻找那些被人们熟视无睹的美景,从而引发她对人际关系的新思考。毅的分享让玲想起10年前带着6岁的女儿在长沙街头参加“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执勤活动的情景,当时她的女儿在冷风中站在路灯下读书的画面,让她看到10年来长沙市容的变化,当时她可能还想起了10年来与女儿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吧。
她们的分享也让我想起去年春天我几乎就是在家与学校之间移动,看到别人在朋友圈中分享春天美景的照片往往心生向往。记得当时参加了《幸福干预》网络读书会,其中有个作业就是选中一棵树,取个名字当做自己,每天去观察它并用文字记录分享。我当时选择了校园路经教学楼绿化带上的一棵不知名的小树。因为要观察它,所以每次经过它的身旁时,我会停下脚步与它共处一小会,向它问好。一开始发现,当小草开始发芽、迎春花绽放时,它的枝丫还是光秃秃的。大约两周后,我发现它开始发芽了,心想它可能只是一棵景观树不会开花的。没想到再过了半个月左右,我惊喜地发现它在一夜之间绽放了很多红色的小花蕾,后来当校园里最吸引眼球的樱花凋谢之后,它的花还持续开放了很长时间。
琳说她羡慕珏活成了一道光,虽然从小到大她是别人眼中优秀的孩子,父母对她也很满意,但她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对自己一直都不接纳。但学员们看到的是她那么年轻(25岁)就思考人生的意义、敢于突破自己,她在别人眼中也是一道光。只有自己心中有光的人,才能看得见别人身上的光。珏对琳说:"你自己也是一道光,目前的状态不太好,这是一个人完整人生的必经阶段,也在提醒你此处有宝贝。可能别人当时在自己的困扰里,所以暂时感觉不到你带给他/她的快乐。每一天永远都是一个开始,完整的你比完美的你更美。"
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周期,琳羡慕珏的知性、优雅,而我们羡慕琳的青春、朝气、上进。玲说对自己有了更多的允许,明白了要静待花开,开得晚的可能花期更长。正如花儿老师说毅的视野移动后,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生活变得更精致了。在不断寻觅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片树叶的春夏秋冬,人生又何尝是不如此呢。
曾经我是个敏感的、追求完美的、焦虑的人,做什么事都要思前想后的,没有七八成的把握就不会轻易开始。生活中总是忙忙碌碌,走路风风火火的,无法忍受那些慢性子的人。记得在2011年春天,那时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一天早上我们去上学的路上,她让我看路边的喇叭花,我才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忙乱与急躁错过了很多生活中的美景。如今,我也允许自己慢下来,也会拖欠作业,闲下来时也追剧,在阳台上晒太阳。也许是年过四十后,人生开始做减法了吧。随着女儿长大,我也腾出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有更多的时间陪伴父母了。慢,让我看到了别样的人生。
NO3:看见更大的背景
前面我们说到“进入对方的世界”,需要放下自己内在的框架。同时还要“从对方的所处的背景环境来理解一个人,进到他生活的文化里,所处环境里,以及他现阶段生命的重要需求,去看见更大的脉络。锦敦老师把这个过程比喻成拍照时将镜头拉得更高,才能看见更大的全景。我们时常也说:"站得高,看得远。”当一个人被困在问题中时,人们习惯地只看到问题本身,而忽略了问题背后的原因,也就是背景。比如现在很多夫妻互相抱怨对方已经找不到相恋时的一点影子了,哪位泼辣怨妇没有过小鸟依人的温柔?哪位油腻大叔不曾是翩翩少年?曾经在网上看到徐峥、沙溢与陈赫三人演唱的《中年阵线联盟》,三人超魔性的表演让人从头笑到尾,歌词道尽了中年男人的心酸,让人笑中带泪。
歌词:
我们也曾经是帅气偶巴,现在被叫油腻大叔啦!年轻时不曾想没了头发,回到家左手铲右手叉。没精力再熬夜通宵网吧,有时间只想倒头一趴,戒零食戒甜点还是会胖,要和烧烤摊说拜拜啦。回到家其实也让人害怕,有爸妈俩不懂事的娃,还有我亲爱的老婆大大,算上狗我排行老八。我们努力工作呀,赚得永远不够花,还房贷还车贷,什么时候到头啊。高血脂高血压,每天枸杞加玛咖,可头发还是掉一大把,找一个承认中年的方法。让心情好好的放个假,当你我不小心又想躁了,就在记忆里画一个叉。
曾经有人开玩笑说在街上问路时,千万不要找四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她们大多数都会对你爱搭不理的,要么就是语气不友好。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也许某天你在街上闲逛,偶遇一位很久不见的朋友,本想与对方多聊几句,但对方只是客套地回应几句就匆匆而别,你站在原地感叹人情冷暖。再抬头一望他远去的背影,发现他手里提着保温饭盒,你很快就释然了。其实并非他有意冷落你,而是他想早点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住院的亲人手中。
锦敦老师说:“当我们可以‘离开是非对错’、‘进入对方的世界’,就有机会发生脉络性理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找到支线故事,从而改写故事。当我们从更大的背景去看某个人或某件事,移动视野,多些善意,多份理解,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