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的主题是「新浪20周年」,毕竟微博是新浪的主场。
20年,想想这个时间,也就是1998年新浪成立,如今的互联网巨头都是在那几年成立的,可以说是跟我一起成长起来的。20年的时间,新浪也从最开始的门户网站变成了微博。
2011 年最开始接触微博,没发现什么意思,都是普通人围观极少数的名人 KOL,印象最深的是姚晨和李开复,有很大的距离感,觉得那是名人玩的东西,又没有人关注我,我玩个毛线,那个时候微信刚刚出生,还不成气候,我们喜欢发动态的地方的还是 QQ 空间。
2015 年重新安装上了微博,不记得具体安装的原因了,这次越来越发现好玩,越玩越重度,一直到了今天。那些年微信已经崛起,但是随着朋友圈沦为微商广告和读书打卡的地方后,微博反而发展的更好了,虽然依旧没有人关注我,但是微博最大的变化是早期核心圈子和 KOL 影响力减弱,形成一个个新的小圈子,谁都能在其中找到乐子。
“我相信市场一定会容纳两款社交产品,一个是公开的,一个是私密的。”————曹国伟
今天我使用手机最多的就是,微信和微博。其他所有 APP 的使用时间加起来也超不过「两微」中的一个。中国的互联网社交产品,能在 QQ 和微信的压力下上位,几乎被大众抛弃后再「二度崛起」的,独此一家。
我想到一个和形象的比喻,如今的互联网就是一个村子,微博就好比村里的大喇叭,什么事都会首先在这里广播;微信公众号就好比每家每户门口的信箱,每天都会有人给你写信,当然大多数都不会读;今日头条等新闻信息流就好比路边墙上的小广告,把广播里的消息和街坊八卦贴上去,杂乱无章。
展开来说,微博如今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就是各种名人和企业的「官宣平台」,这里是新闻源,从微博发酵到整个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的价值我之前说过,那里都是最有深度的内容,但是数量有限制,一般是对微博等源内容的总结和深度剖析。而今日头条们基本就是负责搬运,每搬一次就离原内容更远一步,最终都变成垃圾信息。
我原来很喜欢看的一个科技媒体是「IT之家」,后来慢慢发现,每当我刷完一遍微博,再打开 IT之家就感觉,里面的内容我基本都看过了,他们也是报道科技公司的最新动态,而我已经关注了这些科技公司的官微,我为什么还要再看一遍呢?甚至感觉我自己都可以做一个科技媒体了,不就是搬运么。所以这样靠搬运的媒体已经很难再生存了。微博革了这类媒体的命。
一旦有一个新瓜出现,吃瓜群众闻风而动,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上微博。从这个角度看微博如今就是处于垄断地位,而且每一次我们去看微博热搜,都是在巩固他的垄断地位。其实真的可以考虑买微博的股票,他的护城河很深,现在的价格够低,可惜现在手里没有钱。
随着对微博的认识越来越深,我认为的微博最大的价值是,给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平台,无论你是那个阶层,把所有人拉到了同一个维度。虽然说这本就是互联网的特性,但是微博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的。在这里你能看到那些你向往的人的生活,他们的想法,他们的价值观。这原来在现实生活中是完全不可能的,各个阶层的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作为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大佬们有钱人们才不会跟我玩。在微博,这些都变成了可能。
我认为在这个社会,挣钱能力就代表了一个人的整体认知水平,就算很片面,也是最大的一面。每天在微博会看到很多大佬们的言论,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学习!努力去学习他们的本事,理解他们的世界观,甚至是照搬他们的经验。如果只是每天搬个小板凳吃瓜,嘻嘻哈哈,就永远只能当个吃瓜群众了。
最后,纯从产品角度来说,微博真是糟糕透了,所以我一直用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