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欣频老师带队的日本亲子游 ,我转发给朋友,虽然她不是欣频老师的粉,但这些景点都很参考性,她也可以自己带小朋友去玩。
朋友看后惊呼,这是敲诈吗,里面大多数景点都是可以免费进去的,居然收费这么高,还不包机票?!你不会傻到想去吧?
呃……说实话,要不是我没有那么长的年假,还真想去来着。
在这样一个咨询时代,我们可以有各种途径得到免费的咨询;同时社会各项公共服务建设越来越完善,我们也能享受到各种免费服务,所以有些东西为什么还要花钱买呢?
1
买创造
这里的创造,并不仅指买别人的原创作品,同时也是把自己提升到创造的上游去。
我喜欢花钱买喜欢的作者的文集或者画册,这些东西其实在网上都有免费的。
有些是先在网上发表然后才集结成册,还有些是出书之后有盗书网站制作出txt书包。
不少读者买来是为了珍藏,当然这里面也有一种情怀,但除此之外,花钱,还为了买创造力。
不去下载网上的盗版作品,不仅仅是尊重作者劳动成果这么简单,也是对原创继续进行的支持。
我们只想到作品是创造出来的,有没有想过,我们生活的环境,特别是人文环境其实也是创造出来的呢?
我们通过购买原创,推动更多原创进行,为我们自己创造了更好的人文环境,也间接造成我们以后可以享用更好的作品成品。
这也是一种投资,不单单是对作者的投资,更是对原创市场的投资,对自己今后可以日日享受到的文化环境的投资。
2
买责任
许多人对自己的工作都谈不上热爱,但我们为什么愿意兢兢业业在枯燥的岗位上一坐八小时,甚至还常常加班。
原因很简单,老板给我们发工资了。即便如此,其实也是有很多可以偷懒的小细节,想想看你每天有多少时间在老板看不到的角落认真工作,一些原本可以忽略过去的小细节其实你也认真办好了,会不会有点被自己感动了呢?因为即便不做这些,你也不会失业。
人对于利益是有一种等价交换的心理天平在那里。虽然人人都爱贪小便宜,但人人心里都有底线,有一杆无形的秤在心底偷偷平衡得失。
所以,花钱,是可以买到责任心的。
买别人的责任心
有不少类似在行那样的APP,可以约各行各业的牛人出来面谈,你当然也可以听那种一锅端的讲座,会中或会后你当然也可以向老师提问,老师也会给你一个还过得去的解答。
但他不会针对你的问题备课,不会给你过分深入的回答。一是因为公共场合人太多,他没有时间详细解答所有人的问题;二是因为在那样的场合下,他对你没有责任,他只要完成讲课就已经对得起主办方和听众了。
买自己的责任心
现在免费试用的东西越来越多,比如我常去的那家影院门口,就可以申请免费试用的面膜、水果……每天都有不同的赞助商在门口打广告发试用品。
但是想想看,花钱买更好的面膜,坚持使用对皮肤更好,还是每天去领取不同品牌的试用面膜,功效不对症下药,产品质量也无保障,也不能坚持使用更好呢?当你用免费的时候,你对自己负责了吗?
3
买品质
现在各种线上线下的公益课程非常多,有些很牛的大咖也在线上做公益分享,一些公益课程听上去十分高大上,比如零极限分享,比如日本静藤做断舍离分享,于是我也凑热闹去听了几次。
结果发现,这些免费的公益课堂只适用于对这方面完全不了解的初阶学员,内容很浅,也无法与老师有效互动。
所以为什么同一个主题,同样的老师讲课,会有免费课堂也会有天价课程,因为品质不同。
再看看网络社群,往往收费的社群活跃度都很高,而且大家每天讨论的主题鲜明,同频小伙伴很多,而免费社群要么噤若寒蝉,要么经常发广告,还有人在群里因为一点小事吵架。
钱不仅是筛选诚意的门槛,更是筛选品质的门槛。
4
买时间
通过花钱筛选,我们买到品质,买到原创,买到诚意,归根结底,这一切都是买到了时间。
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如果用钱可以买时间,那还等什么?赚大了,赶快出手啊!
我们花钱买原创作品,省下了上网到处搜罗资料的时间;而且早一分钟学到,就早一分钟获益,就像你坐车走了五分钟,后面步行的人即便后悔了,再到下一站等车,也仍然是跟你拉开了距离。
花钱买有质量的课程,省下了听无用话的时间;
花时间买高品质的服务和商品,省下了处理售后问题的时间;使用寿命长,还能避免你过不多久又要花时间琢磨去哪儿买一个新的来取代它。
这世上的东西都是一分价钱一分货,特别是经过时间检验后还能继续保持价格的东西。
如果一个东西定价很高还能卖出去,还卖了很长时间都没降价,那么别犹豫,在你能力范围内,买一个好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