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各位书友如约而至西湖之滨58小镇,共读瑞达利欧的《原则》。来的人各行各业年龄也是千差万别,有还在读书的或刚参加工作的小白,也有饱经沧桑的老大哥。大家讨论热烈,有不同的观点互相交锋,这样的读书会才有意思。
瑞达利欧并没有让大家照抄他的原则,只是每个人或公司都应该有自己的原则他不过提供一个参考。个人还是很赞同他的观点,虽然要推行起来在中国有难度,但我觉得付一些代价是值得的。中国文化中有将人际关系庸俗化的部分,让人把很多能力都浪费在做关系上,对事情上的精力和时间反而少了?这也是我们在继承传统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西方管理学就通过像瑞达利欧塑造这样坦诚开放的企业文化,让大家不用花更多精力在人际关系的内耗上。
而中国儒家文化的温情却被如稻盛和夫这样日本的一流企业家继承下来,通过为员工营造一种家的感觉而且不是虚幻的(实实在在为员工生老病死都考虑的)。员工死都愿意埋入公司为员工准备的墓地,这是一种怎样认同和归属啊!稻盛和夫是日本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企业家,被誉为四大经营之圣硕果仅存的一位,一生缔造了两个世界五百强,学历也仅有大专。在年近八旬的高龄还披挂上阵收拾日航的烂摊子,仅用一年时间就让日航焕发生机。马云也亲自前往日本向这位神话般的人物取经。日本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这个跟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我们如果只停留在民族主义上,既是有些肤浅也是很危险的。二战日本和德国就是被一些国内别有用心的人煽动民族主义挑起来的。你越研究日本越觉得他不简单,他跟我们可以说是同文同种(虽然日语是表音文字,但是日语中有相当多的中国字。史学界也有一种说法日本人就是当年徐福东渡过去留下的,现在日本仍然保留着徐福登岸的古迹,前任日本首相羽田孜还到中国云南来寻根。)日本的学习能力也是我大为钦佩的,他们在历史上有两次对外的学习都很成功。一次是在中国唐朝时候,他们看到中国大唐盛世的繁荣,派遣大量遣唐使到中国学习经验,将中国文化传播到日本,有的著名人物如阿倍仲麻吕甚至埋在中国。中国的书法、围棋都是那时候传到了日本。后来鉴真东渡扶桑,让中国佛教也很深的影响了日本。从此日本文化就有了中国文化的基因直到今天。乃至我们今天要欣赏中国唐风需要到日本京都奈良。那里保留了很多唐代古建筑,看着那些古建你可以领略唐风唐韵。第二次则发生在近代,也是我们很熟悉的明治维新。这位明治天皇真算得上日本历史上最明智的天皇,当他通过打倒最后一任德川幕府拿到实权,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看到旁边这个老大帝国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值得学习的对象,暮气沉沉仅因为一个跪拜礼可以跟英国人争吵不休实在可笑之极。他敏锐的发现西方列强通过工业革命,气象已经蔚为大观,判断将来的世界西方比然代表着趋势。天皇认真倾听日本著名思想家福泽喻吉解说他的观点”脱亚入欧“(福泽喻吉著有《脱亚论》),明治天皇大喜过望立刻接受又是大量派出官员到西方学习。
虽然我们跟日本几乎同时开始学习西方,但日本的学习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洋务运动,因此二者结果完全不同。中国只是停留在器物层面的模仿,于甲午一战以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而宣告破产。日本则是从制度、文化、教育方方面面的学习,在西方文明面前完全谦卑下来,如同当年在中国大唐时候一样,同时又不是完全抛弃自己文化。武士道这种贵族精神也被很好的保留了下来。日本很快通过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一跃而成为亚洲新兴力量,甲午海战一败中国获得台湾和巨额赔款(当时拿到这笔巨款天皇居然大量用于教育,可见其目光如炬);十年之后再败俄国,这个老牌帝国,日本终于由一个蕞尔小邦跃升为东亚霸主,势力范围伸展到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为他进一步占领东北入侵中国打下坚实基础。反观中国,鸦片战争被西方叩开国门,我们遭遇的危机比日本还早,可是反应迟钝很多。而且我们的对策也远没有日本彻底,我们一直坚持中国制度文化都是比西方优越的,只是对西方的科技由过去嘲笑”奇技淫巧“到“师夷长技以制夷“,但也仅仅停留在学习器物上,其他依然如故。结果怎么样,刚才已经提到,甲午海战中洋务运动的最大成果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争用血与火方式证明了这条片面学习西方道路的破产。
再回到这本书,瑞达利欧也觉得应该给员工营造家的氛围,主要通过提高福利,建立价值认同感来实现。他觉得要为员工买足够保险打消他们后顾之忧,员工的各种活动公司可以补贴一半。但对于没有诚信的员工公司也不会宽容,不过一个企业首先要做到对员工的诚信,所以瑞达利欧主张一种坦诚透明的企业文化。通过这种方式,既在物质上消除员工的焦虑,更在精神上让员工得到文化认同,凝聚一群志同道合朋友一起努力,彼此互相鼓励,朝着一个目标奋力前行。这种精神上极大归属感更是金钱无法满足的。
关于道和术的问题,现在中国很多企业都是关注术偏多,因为短平快,可以尽早看到效果。但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缺乏一种根本的原则也就是“道”大多走不远(中国企业平均寿命3~5年)。《原则》是在讲道,成功学心灵鸡汤就是在谈术。一个人和企业都不能没有原则,有术无道行而不远。韩信袁世凯在这上头栽了大跟头。这也是昨天一位有不少人生阅历的女书友提出的观点,我们虽然不必全盘接受达利欧的原则,但我们必须有自己的原则,公司还是个人如果没有原则,不管他现在多么成功都隐含着失败的危机。这也是“道隐于小成”古人很忌讳的。其实人失败身处逆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错误的方法上做的顺风顺水,忘记了什么是自己真正该追求的东东,被小的成功蒙蔽了双眼,当你靠近悬崖边时却还懵然无知。
读书绝不是要全盘接受作者的观点,孟子讲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警醒我们时刻都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瑞达力欧也反复强调,他只是提供一种他在桥水使用过多年逐渐总结出来的一套方法,作为我们的参考。我们需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原则,但不能没有。包括读书也是这样,我们需要能化作者的思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让自己越来越充实,而不是仅仅把书读一下哪怕你把书背下来如果做不到消化吸收,其实意义也是很有限的。因为那样的读书你只是看看风景,于你生命没有多少真正意义的连接,你根本没有走进作者的世界,书还是书你还是你。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书用自己话复述出来,对一个没有看过书的朋友,让他能明白你的意思。我们很多时候的复述你会发现,其实仍然是在重复作者的话语,无法用你的思路来将书的梗概用简明扼要的语句说出来。这既是一种归纳总结能力,更是考验你对书中作者意图的把握。其实来做分享,是对自己很大的提高,这就逼着你去读书去思考,也是一种复述的方式。当然也不要勉强自己,如果觉得一下子当着那么多人紧张,可以先跟自己的闺蜜分享。
不过要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的确不那么容易,这就牵扯到我们昨天谈论的另一个问题。昨天有一位李书友,是位阅历丰富的读者,他谈到读书的功夫在书本之外,如果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你只是读这本书,可能根本无法理解或者误入歧途。很赞同这样的观点,确实是这样,我们读任何一本书,无异于是调动自己的一切储备跟作者进行心的交流、观点的交锋碰撞,但是你得有东西才谈得上交流。书的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都是有他的时代背景,有他的动机有他的知识体系,所以如果你只是就书来读书来谈书,很可能你所读到的根本不是作者想表达的,或者会觉得不知所云跟不上作者跳跃的思路。一方面需要你有相当的阅历,这也是李书友谈到的读书时候你的经验对理解书的意思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如果没有经验就无法读书,或者人必须等到很大年纪才能读书。因为即使你老了,可是你不一定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每一个人所接触的时空都是有限的,很多人很多的事不是你想见想接触就能遇到。经验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经验,一种是间接经验。我们的个人经历就是直接经验,如果这点你暂时无法突破,你可以尽量丰富你的间接经验,那就是尽可能的扩大你的阅读量,扩大阅读范围拓宽知识的边界。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博杂的时候,你的知识体系也会越完备,这可以很大程度弥补你直接经验不足的缺憾。这也是查理芒格投资智慧中谈到的要打破学科壁垒——知识的格栅。其实这也是在民国时期我们的大学教育很重视的通识教育。查理芒格本人的阅读量相当惊人,包括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投资、心理、生物、物理、建筑等等,跨了相当多的门类,有人说查理芒格就是一本长了腿的书。如此完备的知识体系,这让他有敏锐的投资眼光和洞察力。他说如果你只有一套系统,那就如同拿着一把锤子的人,对于你而言所有的问题只是钉子。
还有一个有趣的比喻,也是一次读书会上一位书友的分享,因为觉得很新颖有趣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读书很像起重机吊重物,一台起重机要想吊起很重的物体,他自身必须有足够的重量。为了更深的进入作者的世界,还可以读读作者的传记,这样你可以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知道一些他写作此书的目的。这也是孟子说的“知人论世”。此外读书之余,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多的参与社会实践,接触大自然,读那本无字天书。“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中国古人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