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词儿,一直觉得挺土鳖,于是怕聊起来没人爱听,就先把“同伙儿”拉来亮相,接下来,好好讲段子……
十五年前的夏天,妈妈陪我去学校选填中考志愿,最后选填了师范院校,我懊恼极了!
其实当老师一直是我儿时的梦想,我爱表达、爱分享、爱交流,爱读书、爱写字、爱孩子,曾经有段时间,我给我的所有老师画像,她们博闻广识、优雅自信,是我学习的原动力、行动的风向标,我曾笃定地认为:老师这个职业可以兼容我的全部梦想!
然而,当梦想遇上阴雨天,要发霉也是挡不住的。
初三的时候,物理老师是一个迂腐的老头儿,快要退休的样子,整日不修边幅,戴着一副咖色眼镜儿,排山倒海的牙齿鼓塞在松弛的口腔里,整个腮部就像两颗萎蔫的大石榴,稀松的头发总是油沓沓的在脑壳儿上纵横交错,过旧的西装包裹着肥硕的身躯已经完全没有型,每次进教室,都是手持一份又脏又破的讲义,远远地往桌上一丢,对学生的问好不管不顾,径直坐下,呼呼地喘着粗气,像极了颓丧的鳄鱼。他总是在眼镜缝儿里看人,直勾勾盯着班里的某一位同学,仿佛下一刻就要成为他的猎物!
终于有一次,我被盯上了!当时我留着一头齐耳短发,他看着我:“那个小伙子,站起来!”我迅速环视四周,幸亏不是我!“就是你,看什么看!”这时,旁边的男生也没人动,大家都有点不知所措。问吧,肯定要被骂;不问吧,到底是叫谁呢?提示我吧,觉得得罪不起;不提示我吧,又觉得老师马上要爆发了!迟疑间,老师果然破口大骂:“叫你半天,看什么看?就是你,那个穿白衬衫的男生!还不赶紧站起来……”我完全晕菜了!方圆两米,的确就我一个人穿着白衬衫,我极其无奈地站起来,正想跟他说:“我是女生。”话还没出口,就继续被他炮珠式的连环训搞得云山雾绕,浑身哆嗦……后面的情节实在记不起来,那一刻,老师所有的丑恶犹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侵袭着我一切美好的期待……从此,我恨极了老师,在我的眼里,这是一群典型的4B:撕B,装B,傻B,LowB,自以为是,害人不浅的复读机!
情绪的创伤如果没有及时修复,很有可能就会剑走偏锋。
如其所愿,我开始像一个假小子一样,叛逆,调皮,迎来了浩浩荡荡的青春期……我干脆理了毛寸,赖床翘课、组团儿逃学、上课睡大觉、夜里可劲儿闹,如今,我青春期的那些同学是没有办法直视我的,那几年,我只做一件事:写东西,而且,几乎都是叫板校园、怒骂社会的,我把对老师的怨愤延展到了无穷,膨胀到忘了自己……
说到这里,我特别想感谢我的妈妈。无论我怎样叛逆,怎样抱怨,怎样折腾,她也许不是那个最懂和我沟通的人,但她一定是世界上最懂我的人,她知道怎样能把我拉回来。
就读师范院校的每一个暑假,我都会在妈妈的帮助下滚动开班,主要教授小学升初中的孩子们学习写作,那个时候,我会在做中学、做中想、做中长……成长,真的不是一句话就能点醒的。那些个夏天,我学着招生,学着备课,学着分享。每一个清晨,我都要自己先大声朗读当天的重要讲义;每一个中午,我都要加班加点改稿子、写教案,从学生的作业中提炼要点;每一个夜晚,都要复盘当天的课程设计,再一遍遍的优化,等到下一期开班,加入新东西,不断完善体系……后来,招生几乎不费力气,很多小朋友都是直接被家长送来的。课余时间,我也学着和孩子们交心,学着把话说到他们心坎儿里,那个时候,自己的成长是感觉不到的,直到每期训练营结束,和孩子们一个个挥泪告别时,才恍然顿悟自己是老师……
大二的时候,暑假回母校帮忙招生,一不小心就留了下来,而且一呆就是三年。那个时候,接触的大都是全省各地来自农村的家长,他们对孩子也是满怀期盼,然而他们不像知识分子家庭或者城市里条件好一些的家长一样,他们不会选择,不知道方向,他们只知道要好,要投资,要让孩子上大学……在和他们的电话沟通中,在与他们面谈时,我的使命感被一次次地唤醒,看到他们乘坐十几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学校实地考察,看到他们有的年过半百还要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出来做选择,他们有的出来都不舍得住酒店,就住在学校临时安排的宿舍,05年的时候,他们出来还要带干粮,为了省钱,上学!我当时觉得自己的一杯水、一句话、一份情对他们来说太重要了!我不敢多睡,因为凌晨就有坐夜车的家长携着孩子来学校,他们当天还要回去,尽早接待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我不敢睡午觉,因为有的家长只有中午下班才有时间打电话咨询;我不敢早睡,因为有的家长白天还要抢干农活儿,晚上才有时间来学校转一转……就这样,我从一个招生助理到办公室负责人再到校务管理,一干就是三年。
我享受那段时光,也怀念那段时光。
大学毕业后,我又阴差阳错考进了学校,成为了一名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面对班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农村孩子,他们的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学业基础也比较差,但是因为爱,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记得那时,我给他们制定《班级荣辱歌》,全班学习“八荣八耻”,学新风、树新貌、做新人;每天晚上一个个查宿舍,教他们整理内务;下雪的时候,一起去操场上打雪仗,回来写《行并悟》。班里60名学生,组建班级管理委员会,光班干部就十几名,五分之一榜样的力量,现在想来,那段美好的校园时光,真的让人留恋!毕业后,看着他们一个个出息的样子,月薪比我要高出好几倍,我发自内心的欢喜!我也频频接到他们的祝福,或者接受他们的拜访,参加他们的聚会、婚礼,很快,可能还要参加他们孩子的满月礼……
尽管做了很多和“老师”相关的工作,但“老师”这个很土鳖的词儿,就是无法接受!我曾试图换各式的眼镜儿,想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老师”。终于有一次,我被一个阳光大男孩儿搭讪了:“姐姐,请问您是时尚杂志编辑吗?”我顿时窃喜,终于看上去不那么Low,但他紧接着又问:“您可以给我留个联系方式吗?回头教我写软文。”……咳咳,还是“老师”!
直到后来,我做了职业培训师,走了更多的地方,也见了更多的高人,才开始重新解读“老师”一词,尤其认识朱强老师,感受他儒雅、风趣、博学、大气的师者风范,才得以释然。
这是一个小时代,一个一句话就能惊醒梦中人的师者时代;
这也是一个大时代,一个需要穷尽一生才能被尊为师者的时代。
想念那些曾经给予我一句话的师者。
向身边拼尽全力献身教育事业的师者致敬!
——写于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