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有用吗?这是一个曾经问住我的问题。
打心底里,我不想接受大学白上了,然后一直赋予它各种意义。
拿我来说,毕业一年多,大学的经历让我有一种重生般的改变。高中那段时间,早起晚睡,下课看本课外阅读都是一种奢侈,没有人情世故与工作压力,两只眼睛死盯着后黑板上的倒计时。满脑子幻想的是如果上了大学怎么怎么样,单纯而充实,简单而理想。所以,刚上完高中的我显得有点呆和愣,身边已经走上社会的朋友都说我上傻了,让我疑惑的同时也有点自卑。
经历大学四年的时光,接触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各种人打交道,在带领别人与被别人带领的情况下举办活动、参加节目。褪去稚气,也开始有点成熟、干练的意思了。
当年填报高考志愿时,也不曾明白会对以后有多大的影响,选择了专业,也就基本选择了行业,会有一些人换行业,但就理工科来说,大部分从事了自己的专业相关工作。
它带给我的那些改变弥足珍贵,留给我的那些回忆难以忘记,结交的那些朋友也是趣味相投。
对个人来说,上大学很有用。
但是对国家来说,大学正在浪费资源。
第一,大学教育非常贵。这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你还把四年宝贵的青春花在了大学里,在此期间你一分钱没挣到,不为社会创造任何价值。
第二,大学其实并不能让人学会很多东西。你是上了很多门课程,但是如果毕业以后不直接使用那些知识,你很快就会把它们全忘掉。
那你可能说,不对啊,具体的知识并不重要,大学真正教给我们的就是忘掉了具体知识之后剩下的东西!比如说科学的思维方式。但你这可能是一厢情愿。
现代人需要懂一点统计知识才能理解一些新闻事件,统计的观念很重要吧?有人测试表明,心理系的大学生经过四年学习,统计观念确实增强了,因为他们始终在运用这些知识 —— 而化学系的学生也上了概率统计课,可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在真实世界使用统计观念。
有人测试了40个经济系大学生,结果是四年下来,真正掌握了经济学思维方法的,只有4个。
有人测试了大四学生的基本逻辑推理能力,发现和大一新生水平一样。
这些结果让人非常无语,等于说大学四年白上了。那为啥还要上大学呢?这是因为 ——
第三,大学真的很有用。大学的用处并不体现在知识上,而是体现在工资上。大学毕业生的入行平均工资,比高中毕业生高73%,而且这个差距还在不断增大。
但是请注意,这个作用只是针对个人的。
第四,对个人来说,每多受一年教育,你的收入会提高8%-11% —— 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一年,国民的平均收入只会增加1%-3%。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说白了,就是如果全国所有人都上大学,大家的收入并不会因此提高多少 —— 但是如果你*比别人*多上了大学,你的收入会有明显提高。
比如说,有人统计了美国的500个工作岗位,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这20年间,这些工作岗位的入行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了1.2年,可是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基本没变。同样的工作,过去高中生都能干,为啥现在非得用大学生?
在经济学家看来,上大学的真正目的,是发出一个信号。
信号”,是个很重要的经济学思想。信号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如现在有人建了一个魔法塔。进入这个魔法塔对你没有什么直接的好处,而且一旦进去,你必须待满四年才能出来。但是这个魔法塔真有魔法:它会识别人 —— 只有智商超过100、而且拥有一定意志品质的人才能进去。
那你愿意进去消耗四年时间吗?先别着急决定。先想想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个雇主,你会怎么看待魔法塔。
雇主会优先雇佣从魔法塔里出来的人。因为这些人证明了自己的智商和意志品质。那些没进入过魔法塔的人也许也有高智商和意志品质,但是他们无法向雇主证明这一点。
进入魔法塔,你就发出了一个明确的高智商和优良意志品质的信号。有这个信号的人越多,没有这个信号的人就越不利。
这个魔法塔就是一个两因素系统:雇员需要发出信号,雇主需要接收信号。这个系统会非常稳定,以至于哪怕有人在魔法塔门口收钱,还是会有人抢着要进。随着想进入魔法塔的人越来越多,魔法塔还会提高准入要求,比如智商要超过120、还得有一项文体特长才行。
这个魔法塔,当然就是大学系统。大学系统一旦建立了声望,你说我再搞个别的系统与之竞争,那都是几乎不可能的 —— 因为最先去新系统的肯定是那些智商不到120的人,结果就是不进大学就等于承认自己的智商不到120。
这就是信号的作用。哪怕上大学什么都学不到、哪怕上大学又花钱又花时间,只要大学能提供这个明确信号,人们就必须得想方设法上大学。如果别人都上大学了,你就更得上大学,这也是为什么各种工作的学历要求水涨船高。
终于,我理解了大学文凭是块敲门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