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我也想要拥有一只猫猫,可是没有勇气独自照顾好猫猫,抱着爱它就放过它的心理,也一直也没有拥有过属于自己的猫猫,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逐渐变淡。
直到读到《我的心理医生是这猫》这本书,这种想法再次闪现脑海,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石田祥,版权输出25个国家和地区,风靡日本、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日版累计销售24万册。这本书讲述5个温情的小故事。
有初入职场的大企业销售人员香川,因为职场冷暴力畏手畏脚,工作压力过大有得不到有效的疏解,饱受失眠困扰,畏惧而又不得不上班。
有年逾50的客服中心主管古贺,因为空降女上司毫不吝啬的赞美同事“真不错!真不错呢!真的很不错呢!”感到烦闷,一度闭上眼睛就会听到女上司的声音,失眠好几个周,上班也总是走神,内心默默承受着痛苦。
有全职主妇阿惠,面对四年级初现叛逆的女儿不知所措,莫名的想发火,又不得不让自己冷静下来,想做一个合格的母亲,又不知道从何下手。
有独立的包包设计师高峰小姐,过分的追求完美,饱受员工离职之苦,身心俱疲,在她眼中把事情做好是原则问题,对材料和工艺精益求精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对采购原材料敷衍了事,糊弄客户的行为是绝对无法忍受的,以致于她承受着顾客、员工及爱人带来的多重压力。
有27岁的艺妓浴野,一直无法从猫猫走失的悔恨自责中解脱,认为是自己没有照顾好猫猫才导致猫猫走失,也无法接受新的猫猫,内心痛苦而纠结。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通过“服用”中京心灵诊所特定的猫猫处方得以治愈,正如文中所说“猫猫并不完美,甚至对什么都漫不经心。但正因如此,它们才拥有治愈人心的力量。”
那我们来看看第一个事故,猫猫是如何帮助职场菜鸟学会自洽。
这只猫的突然出现,给他一直以来的独居生活平添了几分违和感。一眼望去,整个房间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漫画、游戏机不知道在地上堆放了多久。平时的秀太,下班回家后一定是倒头就睡。周末也要宅在家里睡上一整天。房间里的东西并不少,但没有一样能给他带来半点乐趣。
更不用提盆栽一类的摆设了。即便有,想必也很快就会枯萎。
可如今,秀太却不知时隔多久之后,重新打扫起了房间。他扔掉地上散乱的饮料瓶盖、吃完外卖乱扔的筷子,还把乱丢的衣服、杂志叠放到了一起。
除了到各家医院寻医问药,他已经很久没有主动做些什么事情了。简单地打扫房间后,他的身心都感到一种久违的放松。
“啊,对了!这个可不能放在这儿!”
桌子上散落的药片,反而成了一大隐患。秀太急忙将它们收进了抽屉。
这是香川的猫猫小B来到家里第一天,香川做的事情,他从照顾猫猫,利他的角度来出发,对杂乱的家做个断舍离。其实也是对内心的纠结首次清零,那么如何开展断舍离呢?
第一,问自己这些是自己想要的么。
关注内心的真实想法,问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明确目标和行动指南,也是缓解内耗,自我和解的第一步。
第二,识别哪些需要整理,哪些需要丢弃,哪些需要留下。
我们的内心和家里的空间都是有限的,只有舍弃无关紧要的,垃圾废料,才能留存更多重要的东西。整理家庭杂物也是内心清除纷扰内心“杂物”的前提条件。
第三,给与自己适时奖励。
无论做了什么都是需要被看见的,在他人看不见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自我肯定,自我赋能,激发自己内在的能量。有的时候是一句“我真棒”,有的时候是奖励自己一顿丰盛的饭菜和美美的礼物。
这真的是自己期望的结果吗?即便回去工作,一切还会回归正轨吗?恐怕正如木岛所说,回去也只会再度陷入令人窒息的死循环。
可我不能对父母说出实情。昨天还夸口说不用为自己操心,现在突然丢了饭碗,该怎么和他们交代呢?
秀太沉默了,他有些伤感,视线凝固在紧握的双拳上。“我不想回那里了······能不能先帮我找个打零工的地方?在哪儿都行。”
“明白了。那请您继续“服用”猫猫处方。”
这是香川”被开除”后的反思,也是对职业生涯的初步探索,那么职场菜鸟又如何初探职业生涯呢?
第一,问内心的真实想法。
是否想继续之前的工作,还是想从事新的工作,我们的内心其实已经有答案了,只是被外物迷失了双眼和内心,可以多次和自己确认,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第二,明确自己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香川不想父母对自己失望,不想让父母给自己提供经济支持,他目前最重要的是找个能够赚钱多的工作。那么对于转换工作的我们来说什么是自己当前最重要的事情呢?赚钱还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呢?
第三,寻求支持力量。
不论是香川还是找工作的所有人,都不是孤立无援的,其实可以借助朋友,生涯咨询教练,朋友圈等多种途径,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擅长的领域,走出职业迷茫期。
这只是香川故事的部分片段,《我的心理医生是只猫》这本书有着更多值得探索的内容,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感悟,当感到迷茫无助的时候,也可以试着制造些麻烦,在处理麻烦,解决麻烦的过程中,说不定会学会照顾自己,让内心变得平和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