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东西是很不愿意去写的,但往往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朋友很哲学的让我思想表达一个命题:如何界定一个人的存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按他的意思,人都应该是有身份标识的,不可能单独存在。身上的标识越少,存在感就越弱。如果连一个身份标识都没有,一个人是否存在过都值得怀疑。
很绕。说白了,其实就是,生活中,你必须是谁的谁。如果你谁的谁都不是,你就什么也不是了。
不懂?
好吧,往下说。
你首先是父母的孩子。
你有特定的家乡。
然后,你是某个人的爱人。
是孩子的父母。
是若干人的朋友,或者同事。
就这些标识,界定出一个人的一生。就这些标识,是一个人一生的印记。由此让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可是,如果有一天,你连为人子女的身份标识都失去了,然后,其他所有的标识都不存在了,你还知道你是谁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残酷又必然的说,父母一定会离去,如果没有兄弟姐妹,也不一定有婚姻有子女,朋友和同事也不一定始终都在,家乡已远,那可以想到那样的一副画面,你在人群里,可别人无法辨别你,认知你,很快很快,就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失去了标识的关联,情感也就失去了应答,没有人在情感里惦记你,你也没有了惦记谁的能力。
我爱你,我想你,我恨你,睡了吗,饿了吗,还好吗,照顾好自己。这些有温度的话,以及所有说这些话的人,不再和你有关。
而你,也许任何一句有一点含义的语言,都没有表达的必要了,因为说出来的话无处可去,没有丝毫的方向。
很冷的话题,但有道理。
现实是,有的人费尽力气去改变自己的标识,有的人千方百计要找回自己的标识,有的人心心念念隐藏自己的标识,目的无非都是拥有更多的认可。
其实,对绝大多数普通如我一样的人来说,一生中有用的标识,能维系一生的标识,并不多,一手即可数过。再多,纯粹是一种负担甚至是不能承受的欲望。
谁是谁的谁,愿不愿意,都是有数的。除非,你愿意放弃世界。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