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傍晚,在院子里的滑梯附近,hanna的同学S问我:“你为什么说我是胖天鹅?”
我吃了一惊,想起来那日和hanna看他们照片的时候,揶揄S是“胖天鹅”的事儿。就在今天,hanna就把这事儿告诉了S。
当时,我感觉到又羞愧又自责。我故作无辜地说:“没有啊!”
“你明明说了!”Hanna在旁边反驳我。
是的,我明明就这么说的,可在场的还有S的奶奶,我尴尬地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有道缝,好让我躲进去,再也不出来了。
我继续替自己开脱:“哦,我就是说稍微你胖了一点,没有别的意思。”
S的奶奶一边活动身体,一边很大度地说:“胖天鹅也挺好的。”
我真得是特别感谢她奶奶的这句话。
S是hanna班里的一个同学,最近稍稍有点微胖,她在学跳芭蕾舞,听她妈妈说,老师说她最近有点胖。我和hanna在看人家照片的时候,我就口不择言地开玩笑说人家是“胖天鹅”。我自己还认为在家里说说,无伤大雅,还挺幽默的。
但这样的语言不仅深深地伤害了S,也没有给hanna树立一个好榜样。
当hanna把这个事儿告诉S的时候,我很气恼,还批评她不分场合,泄露我说话的内容。我猜这事儿给hanna也造成了混乱,她搞不清为什么妈妈在家里说一套,在外面却说另一套,为什么妈妈要说假话?
思量过后,我决定给S道歉。
如果是私下里道歉可能比较容易,因为小孩子总是非常容易原谅犯错的大人。而现场还有S的奶奶和其他家长、孩子,我有点不好意思。
我刚鼓起勇气,靠近S,想开口,又把话咽进肚子里去。我心想:要不就这样算了,小孩子嘛,过几天就忘了,估计家长也不会太在意,就得过且过吧。
思前想后,我最终还是决定道歉。
我看见S在吊环附近,我走近她,弯下腰,郑重地对她说:“S,对不起,我看了你的照片,叫你胖天鹅。虽然我没有恶意,但给你的感觉一定很不好,对不起。”
S的反应让我出乎意料,她“哎呀”了一声。
我接着问:“当我那样说你,你是不是很难过,或者很生气?”我想帮她释放一下因我而起的负面情绪。
S还是继续“哎呀、哎呀”,不知道她想说什么,末了,她说了句“没有”之后,就跑掉玩去了。
我也没有追过去继续问,我相信她收到我诚挚的歉意了。
此时,我如释重负,我为自己面对“错误”的态度而骄傲。我没有再继续申辩、也没有听之任之。我选择了立刻道歉,没有像锁头乌龟一样躲在壳里;我选择了勇于改过,承担自己因口舌之快而犯下的错误。
回家之后,我告诉hanna:“妈妈今天责怪你泄露我的语言,真的很抱歉,如果说这事儿要负责的话,妈妈要负上85%以上的责任。虽然你把咱们在家里说的话随意泄露给同学我很尴尬,但你真的给妈妈提了个醒儿——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任何场合也不能随意评判别人。请你今后继续监督、纠正我吧!”
我看见hanna笑的很开心,心里也舒服极了。
犯错并不可怕,错误是学习的好机会。因为这个错误,我学习到时刻要警惕自己的“暴力”语言,提醒自己把评判的语言转化为观察的语言。
除此之外,我还惊喜地发现,原来道歉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就是一扇窗户,我透过这扇窗传递自己内在的声音;经由我这扇窗,他人是汲取滋养?还是承受痛苦?我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PS:感谢hanna给我布置的暑假作业——10篇作文。
让我有机会整理自己的内在,看见全新的自我。我会继续写下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