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对自己永远清醒的认知。
保持对市场敏锐的觉察。
保持敬畏,勇敢前行。
听完夏老师的分享后,这几句话一直盘旋我脑海。
夏老师是招聘方面的专家,有系统的实战经验和结果,有切切实实经历过几家企业的动荡迭代,有从月入5000元的人事专员到人事经理的职场经历等等,她的分享有当下就业与职场现状,也有职场的修炼等等,很多很多,很细致,也很戳心,每一点都是夏老师实打实的经验总结和扎扎实实的基本功沉淀。
我记录了几点印象深刻,与你分享。
1.学习要趁早
“你38岁后面临的所有瓶颈,都是在你28岁选择的职业和赛道注定的。”
在28岁到32岁这个黄金阶段,
你走了什么路?
积累了什么内容?
你的硬技能是什么?
你的软技能在什么程度?
招聘老司机这个烙印烙在夏老师身上,从32岁开始。
在31岁到33岁这三年,夏老师每年经手的简历在100万份以上,每年自己打的电话不会低于5000个。
所谓专业,不过是这一份份实打实的经历沉淀。
2.以终为始,学习硬技能,修炼软技能。
“想拿35,000的工资,不是先做到35,000的位置,是先干出35,000的业绩,才有机会够得着那个位置。”
年纪在34岁以下,要认认真真的给自己的各项能力打分。
你的表格做到什么程度?
PPT做到什么程度?处于什么水平?
最能让你安身立命的技能是什么?这个技能你在公司是什么样子的排名?
如果你很迷茫,很忧虑,这就是明年你真正要学的硬技能。
很清晰的方向。
3.硬实力需要聚焦现实和坚持,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聚焦,在人力资源的几个模块里面,你必须精通一个,擅长一个,你的能力一定不是垂直的。
聚焦现实,你自己是哪家公司的背景?你的公司在行业上是什么背景?你的行业在往上还是还是往下?你从现在的公司跳出来会给你带来什么变化?
坚持:招聘就得一个一个电话敲,一个一个被回绝,回绝完了,再去复盘,复盘完了,再去跟踪,跟踪完了,再去改进。头悬梁锥刺股地找人打电话,才可能有突破、有结果。
4.只有硬技能,底层逻辑不够扎实,还要有软技能。
能提供拿60万薪资干100万活的人,一定是在这个赛道上扎根的猎头,而不是随随便便在一堆简历里找到候选人的猎头。
真正做的好的猎头,比甲方要辛苦10倍,挫败感更高,抗压力更强,这些都不是硬技能能打通的,而是软技能。
软技能不是职场厚黑学,也不是溜须拍马,而是情商,情商的背后是沟通能力,是化解问题的能力。
5.对选择有甄选能力
招聘,可以通过实实在在的努力沉淀能力。
而其他体系,例如薪酬体系,即便再努力,把函数写的再好,如果没有机会选择一家经历过变革的公司,选择一家在赛道上经历过迭代的公司,没有经历过多元化的变革,多努力都没用,都很难真正成长起来。
这背后,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选择。
6.付费,让自己有持续上伸的选择空间。
“好的机会永远都不在免费的圈子里。高端优秀的圈子从来都不是免费的。”
免费的东西永远是最贵的,去免费的群里,最终会发现,被别人耗流量,还耗费了时间精力。
7.和更高能的人一起
年薪25万,想年薪翻倍,就要和年薪已经是50万的人一起玩,和他们密切接触学习,不然很难突破25万这条线。
8.在职场上积累贵人
把工作的场当成自己修行的域,持续积累职场、人生贵人
9.我们可以降下身段去做一些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要衡量清楚你能做什么。
10.所有跳槽都要在公司最好的时间段,才有意义。
在公司的黄金时期跳槽,出来后的整体境况都是上升期的,市场的需求也是持续扩大的,有足够的位置给到你,反之亦然。
每一条,都很清醒。
打有准备的仗,不一定事半功倍,但会更接近胜利彼岸。
现实,是没有硝烟的战火,过去,辉煌已经逝去。
不要活在过去,也不要沉溺过去,接受现实,勇敢备战。
愿你,年龄渐增,与职场、世界再交手,依旧风光无限,任选心之所向。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