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共享经济的创业风口可谓是遍地开花,共享单车后越来越多稀奇古怪的物品在市面上进行共享,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共享精神诚可贵,国民素质价更高,共享经济的初衷,是为了让用户体验到共同使用的乐趣和便利,提高资源利用率。可共享经济发展到现在似乎已经进入了资本追逐的怪圈,共享雨伞现身街头,作为普通市民的我真的是哭笑不得。
现在的共享经济套路是这么玩的:有个新东西拿出来共享,不管是真实用还是伪需求,融资做起来再说,也就是所谓的“共享游击战”。作为本次击鼓传花的主角—共享雨伞,我个人的观点是短期内不太看好,至于为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但是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许你不赞同我的观点也欢迎你发表自己的看法。
首先,作为一名普通市民,对共享雨伞自然是喜闻乐见的,毕竟天有不测风云,偶尔出门忘了带伞有个共享雨伞的停放点还是非常方便的。但是如果作为一名创业者或者是商人,我并不觉得这个领域有很大的机会,要说伪需求也不完全是,但是真实用吗?好像也不见得。根本的原因在于小众需求随机不连续,如果按照共享单车的做法来做雨伞,几乎没什么看头。
首先,目前市面上的共享雨伞运营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有桩式”共享,雨伞放在固定的停放点扫描二维码按操作借还即可。另一种“无桩式”共享雨伞自身装有GPS定位和智能锁,同样需要下载APP缴纳押金,随借随还。看似普通的共享套路在现实中能否行得通呢?据调查,有几家试水共享雨伞的企业投放雨伞丢失率高达100%,基本上是有去无回。
先不谈需求问题,来看下政策风险。共享单车大量的无序投放造成城市管理难题,尽管共享雨伞和共享单车数量不在一个量级,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一样的,在试水共享雨伞的城市已经发生多起城管没收共享雨伞的事件了,但共享雨伞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和商家合作,或投放在地铁,公交站这些点,考虑成本等综合因素,我认为前期有桩式共享的优势更加突出。
然而,共享雨伞的致命伤是使用的局限性,通俗点说就是“靠天吃饭”。这一点刚好和共享单车反过来了,共享单车是晴天使用雨天歇菜,共享雨伞是雨天使用晴天歇菜(当然除非是遮阳雨伞通用),这一点就注定了共享雨伞是不可能走得共享单车这么远,多雨季节一般在夏季,地区偏南方,这样下来整体市场规模就已经少了一大半。
季节性商品使用频次太低,盈利模式从何而来?如果一个企业一年四季只有一个季度才可能有销售收入,请问这样的企业能活多久?固定投资的回收周期又该有多长?这还不考虑到共享雨伞的丢失率和损坏率的问题,况且共享雨伞的押金其实和买一把雨伞的价格差不了多少,为啥不直接买一把雨伞?
再来看用户场景的问题,现在下雨天市民基本上都会带雨伞,有使用共享雨伞需求的要么是出门后(途中)突然下雨没有带伞的上班族或学生,要么是突发下雨停留在商场超市的普通市民,如果是上班族和学生好些,行走的路线有规律可循,借出归还难度不大,普通市民(有桩雨伞)借出归还的前提是第二天还下雨并且再经过这个地方,这样的假设还是乐观的。
如果是有桩共享雨伞,第二天不下雨的话普通市民会为了特地还一把伞出门吗?前提是还记得这事,像我有时候带伞着急随便一丢都不知道放在哪里了,第二天如果出门下雨一般都会记得自己带伞吧,如果带伞去还回来时候又下雨了怎么办?莫非我要带两把伞出门?多费事啊!无桩共享就更好玩了,我直接放在家门口挂着归还,直接变成私人物品。
另外站在市民角度思考也非常不划算,共享单车缴纳押金汽车后基本上是处于使用状态,按小时计费也无可厚非,雨伞基本上就是有雨的那一阵使用下,回到家后还要等第二天去还伞,那么中间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雨伞不在使用状态也要收费?与其这样的话还不如租赁雨伞,非刚需、低频、门槛低、易丢失、易破损,无论怎么看共享雨伞也不是有价值的创业风口。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共享雨伞必然失败呢?我只能这么说,共享雨伞天花板很低,要做起来很难,如果要做的话抓住细分领域加上后续增值服务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定位的主要群体一定要规律性,比如像上班族和学生群体或者是旅游景区特定路线的游客,但是市场容量不可能做到共享单车人人出行那样的规模了。
脑洞一下,共享雨伞B2C的模式做成C2C的模式会不会更容易一些,比如雨伞共享的社交平台,下雨了有伞的朋友提供捎一程的服务,没伞的陌生人查找附近提供捎一程服务的人,有点像滴滴顺风车的功能,寻找顺路的陌生人一起回家,说不定还可以认识一个陌生的朋友呢!如果让我选择,宁愿做这样的共享雨伞机会还大些。
最后,从公益角度来说共享雨伞还是非常支持的,利国利民,如果能做下去大家都开心。
作者:爱合伙【创业找合伙人的舞台】原创,阅读原文:http://aihehuo.com/blog/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