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恒无名,朴唯小,而天下弗敢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俞甘洛,民莫之令,而自均焉。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俾道之在天下也,犹小浴之与江海也。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亡者,寿也。
道沨呵,其可左右也。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则恒无欲也,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弗为主,可名于大。是以声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为大,故能成大。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谈呵,其无味也;视之,不足见也;听之,不足闻也;用之,不足既也。
将欲拾之,必古张之;将欲弱之,必古强之;将欲去之,必古与之;将欲夺之,必古予之;是谓微明。
友弱胜强,鱼不可脱於潚。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为;为而欲作,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阗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释:
道,永远不可为之命名,纯朴之义只求小,然而世上没有胆敢以之为臣的;诸侯君王如果能够谨守道之本义,万物将自行归服。
天地之道相互协调,从而降下雨露,下民不需强令,就能自行均分共享。做事之时冠以某种名义,其实本名是早已存在而不需做作的;做事要知道适可而止,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遵从(恒无名、朴、唯小,这样的)道,对于天下万物来说,就如同小小溪流之于长江大海,是本源。
了解他人,是小小智慧;了解自己,是真正的明智;胜过他人,则富有力气;胜过自己,才叫强大;知道满足,是富有;努力实施,是怀有志向;知道自己应该如何自处,能够长久;死了不被忘却,才算长寿。
大道时刻回响,不离左右。做事建功之后,不去冠名以示占有。万物归服而不自居其主宰,达到了永恒无欲之境界,可以归名于道之“小”;万物归服而不以其主宰自居,可以归名于万物之最“大”。因此声人之所以能够达到“大”的程度,是因为他不以成就自身的“大”为目的去做事,这样就能成就自身的“大”。
持有着上述“大”的法则,天下人人归服。归服而不加以侵害,人人安定就等同于“大”,加以诱导使得人人和乐,有人行事过分就纠正制止。
因此大道用言语来形容的话,就是:平淡无味,看不见,听不到,用起来也不足以用到最后。
想要合上它,一定要先打开它;想要削弱它,一定要先增强它;想要从它那里得到,一定要先有所给予;这叫做微明——未曾彰显之明悟。
团结弱者战胜强者,如同游鱼不能脱离而生存。
邦国利器,不能明示天下(而要微明)。
道,永远不可为之命名,诸侯君王如果能够坚守道的真义,世间万物都将自行演化;自行演化之中有想脱离的,我将使用无名的纯朴之义来镇定;用无名的纯朴之义来镇定,将不会受到污染;不受到污染而等待情势发展,天地之间一切都会自行走入正途。
解:
朴唯小,万物自宾;不辱以情,万物自正。
知人者,知也;自知者,明也;胜人者,有力也;自胜者,强也;知足者,富也;强行者,有志也;不失其所者,久也;死不亡者,寿也。
勘:
朴唯小
朴:纯朴,道的特性。后文“无名之朴”,义同无名之道。
唯:只,只是、只求。
小:与大相对。
万物将自宾
宾:宾服,归服。
自宾:自行归服。
天地相合,以俞甘洛
天地相合:天地相互协调。
俞:通输;送,此处指降雨。
洛:水流下。
甘洛:甘甜的雨水。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莫:不需要。
莫之令:不需要命令。
均:均分。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始:开始,起始。
制:裁,制式,制画。
有名:有通又,又给予命名;起名为父,义为占有。
即有:已经存在。
本句之义:开始制画,又给予命名以示占有,其实本名也早已存在。
俾道之在天下也
俾:遵循。
道沨呵,其可左右也
沨:声响。
可:能。
可左右:可左可右,义为环绕。
本句之义:道之声响,环绕四周而不绝。
成功遂事,而弗名有也
成功:成就功业。
遂事:完成事业。
名有:命名以示占有,宣称拥有。
可名于小
小:“朴唯小”之小。
本句义为:可以命名到小之类别。
可名于大
大:程度高,重大。
本句义为:可以命名到大之类别。
执大象
执:凭着,执掌。
象:法则。
天下往
往:向往,归服。
安平大
安:安定。
平:齐平,等同。
大:“可名于大”之大。
本句之义:能安定,相当于做到了“大”。
乐与饵
乐:安乐,此处义为使……安乐。
与:给予。
饵:诱,诱导。
本句之义:给予诱导,使天下安乐。
过格止
过:过分,越界。
格:纠正。
止:制止。
本句之义:做事过分,就纠正制止。
谈呵,其无味也
谈:通淡。
用之,不足既也
不足:不能够,达不到。
即:完成。
本句义:大道好似不能用到最后。
将欲拾之,必古张之
拾:通合。
古:通固。
是谓微明
微:未。
明:明了,明识。
微明:未表露之明识;犹言潜在之规则。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邦利器:邦国之利器。
以视人:让它被人看到。
万物将自为
为:元文【为心】,义为演化发展。
为而欲作
作:奋而起,指脱离自为。
吾将阗之以无名之朴
阗:通镇,定。
无名之朴:道无名,无名之朴,义为道。
本句之义:脱离自为的,以道镇之。
夫将不辱
辱:杂染。
本句义为:万物自为而不会受到影响。
不辱以情
请:情势。
以情:等待情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