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破罐子破摔
日前,在天涯社区论坛上,有一帖子《一个90后的破产是如何开始的?》引起了广泛关注。
缘起一个叫晓文的姑娘,在今年11月11日到12日,48小时内,不吃不喝不睡,不眠不休的花了2万多,抢购了51件日化用品、32件衣服鞋帽、27份零食、17款美妆、9支口红、6件电器、4个包包、2箱减肥药……共计148给订单。
这多于20000元的货款,相当于她三个月的工资,而这笔预算,并不是她的存款,而是2张信用卡和花呗的借贷。
得益于互联网时代,网购、快递的便捷;小额借贷只需要身份证,不需要担保或抵押;助长了非理性消费的翅膀。
“以借贷方式,做过分购物”,以分期付款或最低还款额的形式,获得几千上万的贷款,不用受制于工资,淋漓尽致的体现了“超前消费、及时行乐”的快感。
即使借贷3个月的工资一次性“败家”,也能心安理得的期待接下来的“拆礼物”环节。
“我的月薪才5000元,但房子一平方就已过万,深感买房子遥遥无期啊”。
既然买房无望,租房也一样,不如把现有的钱,花费在小资生活上,先把自己装扮得精致。“入不敷出”只是一个成语,拆东墙补西墙,才是我们的惯用伎俩,反正睡一觉起来,债务也不会无故消失清零。
虽然都知道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但看到喜欢的物品,心里还是想马上据为己有啊!错过了不知道要等多久呢……
一切的理由皆源于
以破产阶级的财务实力,过着资产阶级的情调生活。
想要在未来生活幸福,却不舍得推迟享乐,忽略了长远的打算,放任自己通过“提前、借贷”的方式享受着本不属于“现在”的优质生活。
贰 90后,真敢穷
有调查显示,如今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职场中的90后,人均负债12万+。如此大的负债额,一般情况下皆因为房产,直接破产。
潮汕同事小哈,92年的小年轻,结婚3年,为了能带小孩在广州这边读书,终于在今年贷款买房,每月还着5%的商业贷和3%的公积金贷款,夫妻2人+1小孩每月的生活费只剩3000元,捉襟见肘。
“要用钱的活动不要叫我,我穷”,这是小哈今年以来的口头禅一号。
“买房之前,我还有少许存款,现在都特么是欠款,辞职?想都不敢想,要苦熬5年才能还清房贷,就连放开二孩,都不敢再生”,这是口头禅二号。
若没有家人的资助,单打独斗的90后,在买房子后负债累累是常态,穷到怀疑人生,焦虑度日。
在购房这件事情上,90后的确表现得更加心急,因为从某个时刻开始,“房子”已成为婚配之一,已相继进入适婚年龄,买房也就不得不提上日程。
当然,若是刚需自住,那什么时候买房都是最适合的时间,只要经过“精打细算”后的杆杠贷款,或许这个房产还能成为“理性消费”的敲门砖。
同样的90后小姐姐,负债22万,有车有店有孩子,打算明年买房,继续负债。
作为第二职业开拓的店铺,月流水3—5万,还有望进一步提升;本职工作的工资则用来支付店铺员工的月薪,流水的钱除了铺货和运营,其余全部还付贷款;现在,正准备继续开拓第三职业,作为孩子的教育储备金。
一身债,却不发愁,对未来充满乐观!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房产已成为90后提前破产的绝对优胜理由,却又不能完全摈弃它,因为对于部分人,它是生活刚需的一部分,此时的他们,也会主动选择“破产”。
而要避免穷得怀疑人生的状态,不单要节流,更重要的是开源、开源、开源,改变胶着的生活。
但不得不说,90后的孩子,真敢把自己逼上绝路,真!敢!穷!
写在最后:
网上有句玩笑话: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但实际上,钱,对于工薪族来说,要用的数量比赚的数量多。除非撞上了拆迁大户,一夜暴富不是梦,轻轻一按,房产证属于你。
永远只过自己能掌握的生活,虽然借贷容易,但偿还不易,别图一时爽快,置身于失控的泥沼生活中。
90后,最大的年纪也已经28岁,有钱的人还是很多的。可是,提前徘徊在破产边缘的人数,不少的。
因为无论是shopping的克制,还是买房的刚需,量力而为---更难。想明白了,就是你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这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