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很宏大,绝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完
每个当父母的,但凡对孩子用心的,肯定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法
我一直觉得自己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直到前几天看到尹建莉的微博
她说,如今社会负面消息很多,天灾人祸,都有发生
这些不好的消息,借由目前发达的通讯工作传达到我们大人脑海里
如果大人不假思索地告知自己的孩子
实际上是让孩子对这个世界发生消极的看法
更有甚者会让孩子产生恐惧的心理
她认为,不是从小告诉孩子这个世界有很多挫折苦难
孩子长大后就会拥有强大的内心,更能应对这些磨难
事实上,没有精神内耗的孩子反而能更积极地去面对这个多面的世界
战胜未来的危机和磨练
昨晚不记得是什么事情,儿子突然问我:小孩子会产生心理阴影吗?
我就想起了尹老师的话,马上说,不会的。你怎么知道这个词语
他回答,我听妈妈你说的。
听到这句回答,我内心一沉,虽然表面故作镇静,但立马反思到自己平时做得不对
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听不懂
实际上,连我和爸妈的对话,他也听到了心里
因为我有时候会跟父母讨论,什么事情不应该跟孩子说
但是我没有意识到,待在房间里的他,其实能很清楚地听到客厅里的我们在说什么
而且也能大致听得懂意思
快7岁的他,其实比起当年同龄的我,已经算思想很成熟的了
这既得益于我平时的教导
但也像一把双刃剑
怎么样引导好,还需要继续加强自己育儿的修行
我觉得《非暴力沟通》里提到说感受和讲评价,怎样区分,这一章节值得好好看看
跟孩子沟通,其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不比跟成年人沟通好轻松
这几天,孩子的班级在进行课后服务的选课
在感慨如今孩子幸福的同时,自己内心也突然燃起了一股热情
或许很多人觉得现在的孩子很可怜,仿佛没有童年,从幼儿园就开始学这个学那个
但其实,只要孩子自己喜欢,他们童年一样快乐,只是他们的载体和我们当年并不一样
而作为父母的我,需要好好提升自己,为他创造实现快乐的条件
如果一个人,连进入实现自己愿望“商店”的大门都没有资格
抑或是进去之后,拿不出交换“商品”的筹码
那他以后凭什么去快乐呢?
什么是幸福?
《认知觉醒》这本书中说,一是得到他人的爱与尊重,二是有独特的技术和技能,三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想,我在寻觅的路上。我也愿意将自己在路上看到的风景,收获的奥秘,毫无保留地告诉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