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出自孔子《论语·卫灵公》,是指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问题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那些小人,出现麻烦总是想方设法推卸责任,撇清自己,从不会去反思自己,从自身找原因。
“内求诸己,不假外物”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大意是:遇事应该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怨天尤人,而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己身边的资源。
王阳明曾提出了:“内求诸己,不假外物;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指出人应通过内在修养实现自我完善,而非依赖外物或向外索取。吾性自足,不假外求,释义:世间的道德伦理,是非善恶的分辨能力,我们天生就具足,都有,而不是要去外面格物求取才能获得。王阳明大儒曾说,一切的战斗都是心战,心才是所有力量的源泉。
孔子认为,遇见事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的人,是为君子。鼓励人们勇于承担责任。孟子认为遇事要从自身寻找原因,不应怪罪于环境或他人。鼓励识别自身的不足,积极进取。王阳明认为人应该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不应该把希望放在外物外人身上,而且相信人天生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自我实现,不需要向外求。
哲人的思想能够不断地被继承与发展,是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我辈有幸能够学习其中一二,已经是再幸运不过的事了。这是今天开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