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环境让我们不舒服,我们很自然想逃离。
工作无聊怠倦,领导同事不好相处,男女朋友不给力,遇到这些情况,很多人会抱怨、怀疑,会去想,受不了了,这不适合我,我要找到更适合的,或者说——换个环境就好了。
但是,真的是环境问题吗?真的能找到一个合适的环境然后就万事大吉?人是应该去寻找适合的环境还是适应环境呢?
想分享我最近的体验。
生娃后,为了陪伴孩子成长,我决定做一个全职妈妈。
但我很快些陷入了焦虑。
全职妈妈意味着大量时间和柴米油盐屁屎尿打交道,交往的圈子也从原来的白领同事变为婆婆妈妈、市场小贩。宝宝不停地吵闹、求关注,以至于我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这种生活跟过去的职场生活形成巨大反差,日子单调而压抑,让我很想逃离,回到职场的花花世界。
但是逃离之前,我决定尽量在现有条件下,活出最好的自己。
我尝试在带娃之余做一些能激发自己的事情,通过网络和线下与世界保持联络,更重要的是,真正投入享受育儿的过程。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做到了。
同样单调的环境,同样的柴米油盐,但我找到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与宝宝的关系更亲密,健身和写作,也成了我带娃之余滋养自己的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以下几个道理。
一、尊重自己的每次选择,不要轻言放弃。
不管现在的环境多不靠谱,但要明白,是你自己当初的选择造就了现在的境地。
想要放弃的时候,回想一下,自己当初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是不是有什么吸引着你?
陪伴宝宝成长,是我真正渴望做的,但同时也有忍受很多单调和无聊。如果我不忍受这个过程,就无法达到我想要的目标。
压力下我们容易被迷茫。回忆一下你做这个选不是有些东西你真正想要的,不做就会后悔的?
如果是,请坚持住,不要轻易否定、放弃。
二、不舒适的环境,是认清我们内心的极好机会。
外部世界是内心世界的投射。
我们常常觉得身处的环境让我们不爽,想要换个环境,或者改变他人。其实,这种不爽恰恰反映出我们虚弱的地方。
比如,一个恋爱中的女孩总觉得男朋友对自己不够关注,千方百计想要改变男朋友,希望多关注自己一些。但往往,她越向男友索取,男友越想要逃开。
内心的痛苦和不舒适,如果你能重视它,你会发现它带来了足以改变一生的重要信息。像上面的例子,女孩总是求男友的关注,很可能是女孩本身对自己的关注和爱太少了。如果她能看到这个信息,读懂自己,向内供给而不是向外索取,改变自己而改变不是他人,她的人生将发生质的改变。
感到不适,正是认识自己弱点的契机。不要把不幸的原因归咎于外部或他人,把关注点放回到自己身上,诚实勇敢地面对自己。
三、在不舒适区里重新获得平衡,就是成长。
在不舒适区里待着,是一种能力。
当你确定这种不舒适对你有意义,能让你成长,不妨勇敢地把自己放在里面。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当你决定把自己放在这个区域里,你总会找到各种方法,去适应这个环境。
就像我决定做全职妈妈后,生活一度混乱。产后抑郁,宝宝的吃喝拉撒睡各种需求要满足,为了满足宝宝而失去自己,单调无聊的家务,全新的生活圈子和人际关系……
在混乱中不断调整节奏,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现在,在宝宝早上和傍晚能自己玩一会的时候我抽一小时健身,平时溜娃时脑袋保持思考,陪宝宝睡觉的时候用手机写作,就是利用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满足自己提升自己。
在不舒适的环境中重新获得平衡,就需要不断认识自己,突破自己,就像一次次打怪的过程中,不断修炼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