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来讲讲辛弃疾是因为前几天我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课上老师提到了他。也许是因为我们从小在初高中语文课堂上接受到的他都是一些“爱国”、“文武双全”人设的东西。
然后突然间我们老师像娱乐圈记者那样神秘兮兮地说了句:“你们觉得完全是这样吗?你们不知道我们这位辛大才子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黑历史吗?”
听他这么一说,就让我想对辛弃疾进行一下重新的认识了。当然,我的研究都是起源于兴趣,是这些给了我灵感。
只不过,虽然我老师八卦了一下他,但咱们都知道“人无完人”的道理,无论你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谁又能说自己身上没有一点“黑历史”呢?
更何况,我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更是愿意秉承着一种公正客观的态度来对掌握的历史资料进行个人的分析。那么既然听老师爆了一点辛弃疾的黑料,我们就来看看好了。
一.闲居之时,小日子过的挺滋润。周围美女环绕,日子过得那么奢侈惬意。忧国忧民?你这是在自己打脸吧。
确实,光看这件事就会觉得这辛爷身体力行的是一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精神。你在那边高唱忧国忧民,自己倒是在一边享乐去了。那您这唱的哪出戏?
我们可以来感受一下辛爷的有钱。
据说他的房子大到让朱熹迷路走不出来。后来陆游没地方住,他就出资给陆游盖了一座房子,他的朋友去世没钱厚葬,他就全包安葬费用。没错,辛弃疾就是这么的壕。
不过这个有钱,听说还贪污受贿了一点。但他壕归壕,这钱也还是用来资助朋友的,说明这人还是挺讲义气的。
说句实话,很多时候,能帮的上忙的还真不是只有一腔热血的人,还得考虑实际呀。所以说,辛弃疾在某种程度上他的有钱也给他的朋友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而且,他也是心甘情愿帮助他们的。
那我们来结合实际看看呢,闲居之前我们的辛爷在干什么呢?
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明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才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而且辛弃疾在这乱世中也有归隐的志向。只是他想归想,在朝廷要任用他的时候,他不是在起义反金中很用心尽力嘛。更何况,他还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是因为朝政腐败,受到打压,然后只能走了。
我觉得这一点辛爷做得还是挺聪明的。去日苦多,来日并不方长,何必不趁着这你不需要我的时光我去享受人生呢?不是我不愿意再为你付出了,是你不需要我的。或许这种及时行乐的方式也能麻痹一下这位从少年起就是满怀壮志豪情的人的人生失意之感。
难得有清闲时光,还不为自己考虑考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好吧。辛爷能文能武,自是风流倜傥的热血男儿,还怕身边缺少美人环绕?南宋朝廷苟且偷安,那么腐败,实在不知道做一个彻头彻底的清官在那时候谁能来给你立一个“贞节牌坊”。
既然已经尝试做了一只出头的椽子了,发现不行被打压。我逆流不行,那我就顺流而下。再说人这个东西也是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的,如果你说我二十岁左右我求稳定那是我没志气,那我随着年岁渐长我就越发想要寻求一种安稳的生活了。
以前举世皆浊我独清是吧,那好,现在我虽然知道我处于忧患,但我安于人群。我就花钱享乐,我没有什么志气抱负了。你们也不能再来找我麻烦吧。毕竟一个人的人生观在经历了人世浮沉之后也不一定不会变的。他那么做不可不说也是一种保护自己的方式。
历史上也有很多人物用耽于声色犬马的样子来作为保护色的。当然,人都是复杂的,说你没有享受到,那也是不科学的。
及时享乐啊,想什么身前身后名。怎么可能有一个人是完美的,我该做的也已经做了。人的好坏,一半一半了。这一世若不能享到一些清福,不是白活了吗?要是自己都被遗弃了,还要整天装得像个“怨妇”,我辛爷又是个极其心高气傲的人,我可不想被人背地里笑话是傻叉。
让你们看看,我辛爷远离了朝廷日子过得还要逍遥。让你们这些在朝廷里整天勾心斗角的暗中羡慕去吧。
二.“主战”、“主和”,你们文官武将都是自立阵营考虑自己的利益,南宋“主和”不好吗?瞧小朝廷那腐败样儿,要是“主战”,说不定一两天就灭了。辛弃疾,你们那些“主战” 的人到底唱的哪出戏?
辛爷“主战”,这完全可以理解啊,辛爷一向走的是豪放路线啊。随便拿出他的一首词: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作者: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爷可是从小有志气抱负的好少年啊,他说“少年爱登高楼”。那“登高望远”,都是有心事的人干的事儿。望的是金人的铁骑践踏南宋江山。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也跟辛爷自小的家教有关吧,他爷爷是被迫投降金人,在金人那里当了官。他从小也是在金人那块地盘上长大的。你说他是不是觉得别人抢了自家地盘还要自己寄人篱下,怎么可以忍下这一口气。
这文官占上风,还不是宋朝的文官政治牛逼嘛。其实不论你是文官、武官,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的,有自己的原则也是为了自己利益的体现啊。那个时候,奸臣当道,很多文官讨论个半天讨论不出什么东西,就你说我的,我说我的,不知道延误了多少战机。
你说武官啊?你看看南宋精忠报国岳飞的下场呢?被一个“主和派”大奸臣秦桧害死了。辛弃疾不知道?那时候武官还真没什么前途。你懦弱,你陷害忠良,那剩下的就全是“主和”了。反正是别人铁骑下的蝼蚁,结局也是一样,只不过就是苟延残喘了。
只是若是岳飞他们被重用呢?辛弃疾被重用呢?毕竟人辛爷当年也是连夜追下偷帅印的小贼和生擒叛贼,手起刀落取他们项上人头的大丈夫。
辛爷的文韬武略也是一流的。但这时事不容啊,不想打啊。反而是打破了他们腐败朝廷的利益机制之后,你的一片忠良之心反倒是变成了让南宋早死的阴谋了。
所以,我们只能看到自己能够看到的喽。辛爷也很无奈啊,毕竟权力掌握在多数人手里,虽然那时候多数人都是没用的废柴。
三.杀人不眨眼,酷吏恶名寒。
关于杀人厉害这一点,我们不需要怀疑。因为从他年轻的时候,在北方义军中单枪匹马杀了偷盗义军大印的和尚义端,还有率领五十骑突袭金营活捉叛徒张安国的壮举,这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敢于杀人不眨眼的角色。
而事实上,他当官以后, 是对手下官吏作风不当的进行严惩,而对于平民百姓是宽厚的。应该是说明他有“在其位、谋其政”的意识。
据《真西山集》记载,辛弃疾“历威严,轻以文法绳下,官吏惴栗,唯恐奉教条,不逮得遣”。就是说,他对底下的官吏非常威严,动不动就对手下进行法律追究,那些官员都吓得心惊胆战,生怕遵守教条不到位而被谴责。相反,他对百姓却非常宽厚、关心。楼钥所着的《攻愧集》中说,“比居外台,谳议从厚,闽人户知之”。意思是辛弃疾在做福建提点刑狱时,给犯人判罪遵从的是宽厚的原则。
这对事对人是有区别的啊,其实他到底还是一个正直的人,虽然可能有的时候也会极端化吧。但他的本意是好的,希望当官的人真的有一个当官的样子,而且在那种不太平的环境下,他就选择了用严厉的手段惩治。
不过,这么做,肯定也会让他得罪不少人吧。毕竟,那些人很有可能会记仇的。那么,在“恰当”的时机对你落井下石一下,岂不美哉?
其实,只是想说啊,咱们人无完人,不过所作所为总是会有一些理由的。只是辛爷到底还是一个有情怀有抱负的正面形象,我个人觉得瑕不掩瑜。只是这人红是非多,这时代,又谁能决定呢?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吧。
我们不如就对自己严格一些,对别人多给予一点宽容,多看看他们好的方面吧。不过这所谓客观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也掌握在评判者自己手中。是非功过,评判自成一家。只是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