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现在多数的微信公众号干货知识文章,读者看完以后觉着非常有用。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受益匪浅,自己也可以很快的,把文中的干货在生活工作中所利用。但多数情况下呢,我们看过了就会把它忘记。因为你会发现,这些知识,没有办法,让你很快会把它上手直接应用起来。就像,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一样。
在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对这个领域是有深度的研究和思考分析,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精炼,做成总结,然后呈现给我们。在我们阅读的时候,就是属于一种被动接收的状态。并没有作者那样主动思考,这里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为什么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它背后的原理是什么?我能把它用在哪些领域?
但其实,在我们阅读了这些知识之后呢,它其实是一种信息。在我们没有阅读它的时候,它可能就是一些数据和文字的堆砌。而真正的我们掌握了这些知识呢,一个很大的点,就是说我们知道了如何去做,能改变目前的状况,解决我们的问题。
那为什么碎片化的知识无法帮助我们解决实质的问题,但还是这么受欢迎。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是非常快的,很多时候我们自觉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去思考,去钻研。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那么除过碎片化知识的情况。在我们学习其他新的领域,课程或者说内容时。有没有发现好像每次必须要重头开始?从一个点跨到另一个点。其实在点和点之间,是有一些相通的区域。这就好比,在我们看书的时候,随着量的累积,会发现毫不相干的两个领域的书,也会有一些相通的地方。
在这里需要提出一个概念,临界知识。所谓的临界知识,就是在我们经过深度思考以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
如果你能完全的弄清楚这些临界知识,会比不停的学新知识更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