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什么》共读写作营第二季第一期
第10篇 《超级臭美的宁宁》
金句:孩子喊我们看的时候,就要扎扎实实、不折不挠地看他。这样子不缺乏关注地长大了,才不会在成年以后,一直于各种场合做出“看我、看我”的潜意识求关注举止。
心得:老师在这句话之前提到幼儿在三、四岁的时候,每时每刻都需要得到母亲的注目。我曾经有段时间,深受这样的困扰,一直处于自责状态,总自责自己在孩子小的时候,给予的关注和陪伴太少了,才导致孩子现在的高需求求关注的问题。
今天借此给自己做个梳理,在什么情况下孩子特别要我关注:
1)在暑期营的时候,孩子的班级就在我带领的班级隔壁,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我的班级外面等我,如果我没有和打招呼,他就会用撞门的方式吸引我的注意,只要我和他说清楚妈妈现在在工作,他得回到他的教室或者在外面等我下课,期间不能打扰我,因为我要工作。那么他就会很配合在外面等我。孩子只是需要确认我看到他在看我了。
2)以前我只要通电话,儿子就会在边上不断和我说话或者故意摔上一跤,然后来找我,而那时候我通常无法关注到他,这样的情况持续好长时间。曾经我的处理方式都是在事后用责怪的口气和他表达我的不开心,而没有真正去告诉他边界意识,这样的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会让他觉得我不重视他的情感需求。这一年学习中,从一开始鸟窝会担心他打扰我,到现在每次鸟窝他基本能做到配合不打扰我,是因为我每次都会和他讲清楚妈妈将要做什么事情,需要独立的空间,请他不要打扰我,就和他看书看电影玩游戏的时候一样,也不希望别人去打扰他,这样让他换位去想问题之后,他就更能理解边界和空间意识了。同时,我提前和他沟通这件事,也能让他感受到妈妈是有提前想到她,是重视他的感受的。确实,也不是说一次就能次次管用,需要不断使用重复的力量,直到他形成这样的心智模式。
3)在移动的村庄中,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的孩子为什么既自豪妈妈是村长,又讨厌妈妈是村长。在一次对话中,他告诉我说,妈妈做村庄的时候,心思只放在其他小朋友身上,他既想让我组织这个村庄活动,又想我在村庄中多多陪他。孩子心中充满了矛盾,妈妈组织工作,他看在眼里,很开心。妈妈无法全程陪他,他放在心上,很失落。当两者达不到平衡的时候,首当其冲一定是对妈妈发火。因此,妈妈如何做到平衡两者,就像妈妈如何做到平衡工作和家庭一样,这是满满的水能量智慧啊!有一次我告诉儿子说,妈妈的愿望是希望每个小朋友都很开心,鲁仔长大之后,围绕在鲁仔身边的小朋友都是很开心的大人。那么就从此刻开始,妈妈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在村庄中,让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开心地感受每一刻,一点一点去慢慢实现这样的愿望。这是妈妈爱鲁仔的方式。儿子听完之后给了我大大的一个拥抱!也许当下他理解了,过后他又忘记了,但是这样的愿望,我会一遍一遍地重复说给他听,和他一起去完成!
孩子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拥抱或者拍拍肩膀。当真诚用心和他对话,他就能感受到那种爱中带和的力量。除了表达用心表达爱,还有重复且不厌其烦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