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希望能与孩子亲密无间、无话不谈,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大部分家长发现情况是相反的,孩子不仅和自己话越来越少,有时甚至直接拒绝聊天。
沟通是人类生存的必修课,亲子沟通尤为重要。此前,我们已经谈过沟通中应注意规避的不好习惯,来看看你有吗?
曾有一个关于“家长对孩子了解程度”的调查,家长们通常觉得自己对孩子挺了解,但孩子们纷纷表示父母根本不了解自己。
关于亲子沟通,除了规避坏习惯外,家长还需要掌握沟通的要领。
要领一:在沟通中保持“尊重与平等”的关系
因为尊重,给予平等。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家长,要做到真正的尊重平等,可能需要做出些许改变。
在亲子沟通中,希望大家可以将孩子看成一个思想的独立体,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是“我的孩子”,甚至“我的附属物”这样的标签。
允许各抒己见,聆听各自的看法,接受不统一的结果。言语中多些征求、行为中多些给孩子自主的机会。
从小我会尊重我的孩子,要求他做事情,我会说“请”,我有疏忽或不对的地方,也会和他说“对不起”;在欲介入他正做的事情之前,我会先问“需要帮忙吗?”,挑选他的玩具或衣物时会尊重他的喜好与选择……
孩子年龄越大,越需要尊重与平等。我们需要明白,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意志,不能因为年纪小,就必须被动听任大人的安排。
与孩子可以多展开“成人式”的对话,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也有助于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要领二:学会站在孩子立场思考问题
我们要接受: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每个人的想法、性格、信念、价值观等各不相同。虽然孩子是我们基因的延续,但他们的思想、情感、信念等都不受我们控制。
尊重并接纳生命个体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是沟通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和理念。
当我们以过来人、家长的身份教导孩子时,我们已经把自己放在高于孩子一等的地位。当我们以“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将想法和希望传递给孩子,我们那时就已经忘记了从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问题。
要领三:找准谈话的时机,做到双向沟通
在我国家庭教育中,母亲还是担负主要责任,尤其女性更擅长言语表达,并且在沟通上相对更爱采取主动、积极的态度(包括夫妻关系中),希望对方理解、认同自己并给予回应。
但我们需要认识到:有效的沟通是双向的,沟通不是从说话开始,而是从互动的那一刻开始。当发现孩子的情绪状态、行为举止是拒绝的,就应该知道现在不是谈论问题的好时机。
要想了解孩子对问题的想法或态度,我们需要先听孩子怎么说,有效倾听同样重要!
1、不轻易打断孩子说话,插入我们的意见、建议;
2、沟通过程中我们的思绪不开小差,不要假装聆听。孩子很敏感,你是否在敷衍他们能感觉到,多次之后,孩子就不愿意来分享了。
3、适时回应反馈,表明认真在听。
4、尽力理解孩子所说的话,童言下的真正内涵和真实情感。
每个人在听别人说话时,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去吸收认为重要的信息。家长很容易犯的错误是,在孩子谈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时,我们会习惯性地将话题转移到自己认为更重要的话题上,如作业问题、孩子的错误行为,等等。
要领四:同理与共情,让孩子也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孩子感受到我们理解他们,他们也会更愿意敞开心扉与我们交流。“同理”不仅是理解孩子的话语,接纳他们的感受,有时候还需要去谅解孩子的行为,查究(不好的)事件发生的原因。
若我们能够同理,并与孩子共情,这样也能让孩子更易于理解并接纳作为家长的我们的想法,亲子间的沟通才会有效。
对于孩子而言,从小学会换位思考,也不容易养成自我中心的习惯,更不会将父母的爱视为理所应当。他们能体谅父母教育的良苦用心,也能学会合作与反哺。果真如此,相信每一个父母都会感到宽慰吧!
亲子沟通是双向的,作用也是双向的,不仅家长学会沟通的过程,孩子也会掌握沟通的技巧和要领。愿每一个家庭都能建立起无话不谈的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