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对假期那些迟来的忏悔

  本以为自己的能力足够就能够归避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个暑假真的是狠狠地打我的脸。短视频和过度娱乐的内容麻痹神经,过于无脑的网络小说降低大脑的灵活度,使我无法深度思考与专注行事。心血来潮想写一些小短篇都觉得十分困难。曾经呕心沥血去记忆的英语语法知识,单词拼写以及课本知识都忘得烟消云散,连自己喜爱的小说也没能将故事情节记住。写下这篇小记都是很吃力。想要抓住一个问题去思考却总是怎么也进入不了状态,脑中一片空白。这就是过度娱乐的后果。

  自己每天舒舒服服地呆在舒适圈里,一开始你会觉得自己很开心,可长久之后你会更快乐,因为你已经变成一个快乐的大傻子了。我自然不希望自己变成那样,即使做一些自己不那么喜欢的事情,也不愿让自己溺死在快乐里当个大脑结构简单的二货。

  遇到选择时,我会不断地去接触不同类型的事物,无论是书籍,工作还是饮食,它内在的价值总能让我忽略我所对其的偏见。其中之偏见无非是一些小瑕疵使我不喜好,而并不妨碍我思考和做最后的结论。所以对每一次自己认真对待过的选择,我都会做出好评,这是我通过思考探究后得到的结果,无论它好与否。

  在面对这些“不怎么喜好”时,我希望自己能够依旧坚持。所谓“不怎么喜好”,仅仅是大脑接受的信息过于简单,习惯性的去懒惰,稍复杂的东西都不愿意去思考去面对,所以并不是我心中真正厌恶的,下定决心坚持这些事总是能够说服自己的。就像我不讨厌豆腐,我并不是从里到外讨厌个遍,我厌烦它的味道,可我享受它的口感,欣赏它的营养价值,所以我可以去克服我对他的偏见,甚至研究烹饪方法去将他变成我喜欢的美味。即使开始是困难的,过程是煎熬的,但结局终究是美好的,苦尽甘来的。

  经过一个暑假的互联网轰炸大脑,终究还是抵不住堕落了。整理东西时翻到了自己一年前甚至两年前写的一些小故事和一些读书笔记,我甚至会惊讶,我以前的文字这么有趣吗?人物的情感分析的很棒,用词也不像如今这般生硬。

  以前一直在坚持读书,小学时就读曹文轩的作品集,最简单的名人励志小故事。上了初中就读余华鲁迅,《三体》,《伊甸之东》。八年级大多是读网文,从读名著中去思考人性的问题,到读网文感受人之间各种情感,始终我还在不断地去阅读。可自打分了班后我就开始给自己找借口,说学习繁重,书不读就不读吧,放假了又说我学了几个月玩几天怎么了,于是又放下防备去读那些无脑的小说。如此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就在两个月里碎成渣了。



  最后,到底要唱多少遍反方向的钟我才可以回到假期开始前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