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遇到了高中时候的数学老师,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同时很爱文学。虽然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耽于俗务的家庭男,也没有什么见解了,但我还是清楚地记得高中时候我们的一次对话。
你在写什么?日记吗?
对呀,班里有人写日记,语文老师发现后,觉得值得推广,所以规定我们也要写。
哦哦,那恐怕有些人不愿意吧?
是的,我同桌就不愿意,他觉得自己跟文字无缘,没啥想写的,但每天还是写个两、三百字应付。他说好痛苦。
你们都写啥?我能看看嘛?
于是我把日记本给他,他大概翻阅了数十篇,然后还给了我。
不是我打击你呀,都是流水账,今天怎么样,明天又怎么样,很多重复,价值不大呀。
我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承认这是事实。
我写的不好,是因为我没有去报一些写作课的班,很多人去报了,回来写的还不错。我看他们的文章标题,就很好,很有吸引力。
他若有所悟地点点头。
我知道,那些班呀,都是一些不上不下的写手,他们自己未必有啥大的能耐,但是哄你们还是可以的,不信,你去看看,上了他们的课的人,是不是写的几乎千篇一律?
这我倒是没有注意。接着他开始了他的演讲,我就只有听的份了。
我告诉你,写作这个事,首先给自己定位好,不要逼自己。不喜欢写,非要坚持,未必是好事。鲁迅先生知道吧?他当年在整理古屋的时候,发现了祖父的日记,本来想留着,但是翻阅了后,发现里面记得都是一些芝麻蒜皮,姨太太争吵的事,留下来也没啥意思,就一把火给烧了。我估计,你们同学写的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吧?还有,《围城》看过吧?方鸿渐的爸爸就是每天把家里的争吵写下来。这说明当时的很多人都有写日记的习惯,但是我们现在看看,有多少人的留下来了呢?我知道的,鲁迅日记,蒋介石日记,胡适日记,都被当作研究材料处理。而且他们的文笔好歹还有可取之处,并不是流水账。……
他还说了很多,但是后面的我就记不住了,总之对我来说醍醐灌顶。
这次重新遇到他,他早就忘了这次对话,相反,他却告诉我:想写就写吧,开心就好。
不知为何,听到这句话,我却有点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