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和大家聊聊一个非常常见的疾病:阑尾炎。
阑尾炎属于外科疾病,急性阑尾炎居各种急腹症的首位,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致命,所以大家要引起重视。
那么,到底什么是阑尾呢?
原来,在我们的盲肠部位,有个器官,叫阑尾,这个阑尾是一个单一开口的管状器官,连接到盲肠,所在位置接近于小肠与大肠的接合处。
那么,这个阑尾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曾几何时,人们认为阑尾是没用的器官,可以随便切除,现在我们逐渐认识到这是不对的。其实,阑尾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阑尾壁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对防止病毒等感染有一定的作用。而且,现在大家基本认为,阑尾是我们肠道菌群的一个“诺亚方舟”,在腹泻,或者应用抗生素等药物后,肠道菌群会被严重消灭,而阑尾则会收藏大量的肠道菌群,此时会释放出来,从新建立肠道的微生物环境。所以,阑尾在我们的身体中并非是个“无用”的器官。
顾名思义,所谓“阑尾炎”,就是阑尾这个器官,因为某些原因,出现了急性或者慢性炎症。
那么,我们该怎么识别阑尾炎呢?
我们必须要知道,患这个病的具体临床表现,就是腹痛。而这种腹痛,非常有特点,就是“移动性腹痛”。
什么是“移动性腹痛”呢?这里必须敲黑板了,如果不能掌握这个要点,就很难判断这个疾病。我的一个兄弟,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患过若干次阑尾炎,但是他们大学的卫生所,就是没有判断出他的腹痛的原因,都是开点胃肠药加止痛片,然后任由他挺着,他说经常半夜疼得在床上翻来滚去,然后自己挺过来。现在我一听,觉得真危险,如果他的阑尾穿孔,危险就大了。
所以,大家要了解一下这个移动性腹痛。阑尾炎的移动性腹痛,一开始,腹痛出现于脐周和上腹部,开始痛不严重,有种难受、闷痛的感觉。位置不固定,呈阵发性,这是阑尾管腔阻塞后扩张、收缩引起的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这个时候,一般很难凭这个疼痛判断清楚,到底是什么问题,因为它和其他的胃肠炎是非常类似的。但是,一般在几个小时(6~8小时)以后,腹痛逐渐转移,并最终固定在右下腹,呈持续性,这是阑尾炎症侵及浆膜,壁层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体神经定位疼痛。这种移动性腹痛,大约占阑尾炎患者的70%~80%。所以,也有一小部分一开始就表现右下腹痛的患者。
同时,阑尾炎还伴有阑尾点压痛、反跳痛,所谓阑尾压痛点痛,就是右下腹阑尾部,用手压的时候有痛感,反跳痛,是按下腹部以后,手一抬起,患者的疼痛反而加重一下,这叫腹膜刺激征,说明已经感染比较严重了。
另外同时出现的,往往有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多数患者排便改变,排便困难,这是有瘀阻的表现。
如果是孩子患了阑尾炎,患儿常屈右腿侧躺,不敢直腰走路,婴儿常以阵发哭闹来表达腹痛,患儿常卧床不敢动或呻吟拒食。
这个时候,如果去医院做个血常规检查,会发现多数病人的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jū)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按照顺序,是越来越重,甚至会危及生命。
所以,阑尾炎是必须认真处理的,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些阑尾炎知识,自己有了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自己先做个判断,有所察觉,就不至于胡乱地吃胃肠药,导致病情越来越重。及时、尽早地发现,就可以抢得治疗的时间,将病情扼杀在萌芽阶段。
那么,这个病一般都是怎么治疗的呢?
对于病情不重的阑尾炎,西医主张抗生素治疗。对于这种治疗方式的评估,我认为是可以的。此时无论中西,清除外邪,帮助病人恢复就是最重要的。
对于严重一点的,西医主张手术切除。这个需要平衡一下利弊:对于非常严重的问题,比如阑尾穿孔等情况,确实需要手术的,可以手术,挽救患者的生命。而且西医认为,一些慢性阑尾炎的患者,阑尾本身已经存在梗阻等问题,如果不切除,会不断复发,万一某次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出现严重危害,所以他们多建议切除。
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要防止过度手术的倾向,要知道,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是有用的,没有什么毫无功用的器官,阑尾是保存肠道菌群的一个重要器官,因此,对于手术切除,也需要谨慎。有些并未发展到危重状态的,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式。
公平地讲,治病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平衡利弊的过程,在伤害造成的情况下,要选取危害最小的治疗方式。
那么,中医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其实,中医治疗阑尾炎,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
在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里,就有两个方子,是专门治疗“肠痈(yōng)”的,而我们今天见到的阑尾炎,其实就属于是一种肠痈的。
这两个方子,一个是大黄牡丹汤,方子的组成是:“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半升、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在《金匮要略》中,此方的原文是:“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大黄牡丹汤主之。”
这个方子,我们今天使用的量会小一些,通常的用量大致是:
大黄12g、牡丹皮3g、桃仁9g、冬瓜仁30g、芒硝9g。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方子,虽然方子中说它的适应症是“脓未成”,按照今天的分类,应该是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还没有出现严重的化脓情况,但是,疾病不会有那么严格的界限的,因此,稍微有些化脓,也是适用于此方的。
此时,患者肠道严重瘀阻,不能通畅,而这种瘀阻,又会加重湿热的聚结,所以,这叫瘀热互结,按照《成方便读》的解释是:“病既在内,与外痈之治,又自不同。然肠中既结聚不散,为肿为毒,非用下法,不能解散。”所以,这个方子里面用大黄苦寒攻下,泻热逐瘀,清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大黄的药量,其实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增减的,身体壮实,大便不通的患者,可以增加药量,比如很多中医会用到30克以上,而且此方的服用方法,张仲景说是“顿服”,一下喝进去,但是我们今天会谨慎些,会让患者分次服用,看看泻不泻,一旦泻了,大黄的用量就会减少下来。对于身体弱的患者,大黄的用量会降低一些,这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的。
方子里面的第二味药,是丹皮,丹皮苦辛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尤其具有泻肝火的作用,这在方子里是十分重要的,因为阑尾所在的位置,按照中医来讲,应该与肝经循行的位置吻合,从发病的原因来看,很多患者也是情绪不佳,郁闷抑郁而导致气血凝滞。有的患者就直接说:“最近有特别忧愁的事情。”因此,在治疗阑尾炎的过程中,加入舒肝理气的药物,效果会非常好的,所以很多中医会在方子里面加入柴胡类方,比如大柴胡汤,或者四逆散,用来舒肝理气,调和肝胆。从这个角度来看,张仲景选择丹皮,是非常明智的。
然后,方子里面的芒硝咸寒,泻热导滞,软坚散结,助大黄荡涤实热,使之速下。这个芒硝,是需要在药汁熬好以后,放入药中,再熬开锅,就可以喝了,所以,芒硝的量也是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加减的,患者如果未泻,就可以加得量多一点,如果泻了,则量可以随时减少,我有的时候甚至会泻后停用。
方子里面的桃仁,活血破瘀,这是张仲景高明的地方,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的往往就是解毒,但是仲景会想到活血化淤,解除瘀结,这是更高明的釜底抽薪之法,此时,瘀肿会导致阑尾的进一步堵塞,引起病情的加重,活血化瘀,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张仲景的伟大就在这里,他的方子很简单,但是,每一味药的使用,都代表着一个治疗方向。
方子里面的冬瓜仁,甘寒滑利,清肠利湿,排脓消痈,为治内痈要药,而且在这个方子里面用量很大,一般我们会用到30克以上。这个药我们之前在讲肺痈的时候讲过,各位可以参看一下。
在《金匮要略》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方子,也是治疗肠痈的,是治疗脓已成的,叫薏苡附子败酱散,原文是:“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具体的方子是: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
此时,患者肠痈内已成脓,正气消耗严重,身无热;瘀血内存,则肌肤甲错;内有脓肿,则腹皮急,如肿状,按之软,脉数。现在,这个方子多用于急性阑尾炎脓肿已成,或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并见面色苍白,脉弱等阳虚证候者。
这里就有一个很重要的思路,就是此时保护阳气很重要。实际上,阑尾炎发病,虽然是湿热瘀结为患,但是,很多患者是阳虚体质,然后受寒才患病的,以我的观察,受寒发病的反而占大多数,所以,阳虚受寒是其本质,而发病后导致局部气血瘀阻,出现湿热瘀血互结,这是寒热错杂。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不可一味清热解毒,伤到阳气,因此,医圣在方子里面用了附子,保护阳气,振奋气机,用心高妙,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思路啊。
而这个方子里面,重用薏苡仁利湿排脓,这是排除污浊杂秽的病理产物的方法,后世薏苡仁在治疗各种脓肿中都广泛应用,皆是受仲景的启发而来。
最后,方子里面的败酱草破瘀排脓,清热解毒。后世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个思路,加上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之药,灵活应用,效果更好。
关于这两个方子的应用,在清代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面,说:“四逆散,治肠痈初起。大黄牡丹汤,治肠痈将成。薏仁附子败酱散,治肠痈已成。各有层次,不可混乱。”其实这是一种很学术的说法,在实际治病的时候,往往病情错综复杂,各种病因病机会交织在一起,因此,很多医生在治疗此病的时候,会把这三个方子,放在一起使用。
那么,这些方子的效果如何呢?
我自己是有过体会的。我曾经患过阑尾炎,具体过程是白天受寒之后,开始胃脘部难受,我自己就喝了一点温阳的中成药,稍有缓解,但是到了夜里,腹部开始隐隐作痛,非常难受,然后,痛感开始逐渐向右下腹移动,然后按压右下腹,出现明显的痛感,我突然明白,这是阑尾炎。此时,已经到了辗转反侧,非常难受的地步了。等到天亮,我去医院,验了血常规,果然有炎症,做了ct,确诊为阑尾炎。我这个人,绝对不反对用现代设备作检查,当时做ct的技师,还认出我来,说您就是《百家讲坛》讲中医的老师啊,您也来做ct吗?我笑了,说中西医的方法都要用的啊。其实,这些设备哪里分中西呢?确认身体的问题,对治病是有益的,早在古代,人们就说扁鹊饮上池水,“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所以古代的中医也希望看到脏腑的情况的啊。
当时西医动员我手术,说已经有渗出,腹腔有点积液了。我决定还是保守治疗,用中药调理,于是自己开方子,具体的方子是:
生薏苡仁30克、败酱草15克、制附子6克、柴胡6克、白芍30克、枳壳6克、大黄9克、丹皮6克、桃仁15克、冬瓜仁30克、芒硝9克、大血藤15克、甘草6克。
结果,喝下去大约一个小时,腹痛就消失了,只剩下阑尾有点压痛,然后污浊泻出,腹部开始轻松,接着就把芒硝和大黄的量降低,接着服用了两副,就平安无事了。
后来,我发现同仁堂还有一个中成药,叫阑尾消炎丸,其组方思路,也是和我讲的一样,将这三个方子,做了增减,然后合成一个方子,我觉得对于此病的治疗,也是有帮助的。大家如果有类似的问题,可以参考使用。
那么,这个阑尾炎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呢?我们怎么能预防呢?
阑尾炎的病因,首先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胡吃海塞,食生冷和不洁食物,便秘,餐后急速奔走,都可能是诱因,而情绪郁闷,压力大,精神紧张,也会导致肠功能紊乱,同时,还有受寒等因素,都会妨碍阑尾的血循环和排空,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此时,如果遇到感染,比如肠道的湿热,就会直接引起阑尾的感染,少数患者是上呼吸道的外感,邪气直接入侵,也会引起阑尾部的炎症。
另外,有些物理因素,比如有粪石、食物残渣、毛发团块、肠道寄生虫滞留,堵塞了阑尾的腔口,阑尾发生损伤而肿胀、扭曲,这也是阑尾炎的发病原因。
所以,保持正常的、清淡的、规律的饮食,保持肠道的通畅,保持情绪的开朗,不要受寒,都是很关键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