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洛华西
当我还在做着第一份实习工作,听到路人说两年换了四份工作时,对此嗤之以鼻,暗想其太没定性。距离那次邂逅仅不满一年,我也换了工作,目前正处于离职期。真应了那句老话:曾以为最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正在进行时,曾以为最无法接受的现实正坦然面对。
毕业,找工作,辞职,再找工作。我不知道毕业后竟然可以这么忙,一度以为时间可以很慢很慢,像夏日里的知了,一旦落在某处就一动不动地趴在那里嘶哑一整天。然而从拖着行李箱走出校门的那刻起,时间像是被按住了快进键,整个世界都在急剧改变,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时刻推着你。你知道即将面临着什么,也做好了面对这一切的准备,但总会有所遗漏,往往那点偏差就打得你措手不及。
在赶早高峰期间的公交地铁时,想到《活着》“累了站在高楼上,看着地上的小蚂蚁,他们的头很大,他们的腿很细,他们拿着苹果手机,他们穿着耐克阿迪,上班就要迟到了,他们很着急……慌慌张张,匆匆忙忙,也许生活就是这样……”,自嘲道我们都是小蚂蚁。下班后瘫软在出租房里时,庆幸自己还可以享受到单间。贪懒时几块饼干便打发了胃,毕竟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也时常悲愤于在非工作日因为领导的一条微信,就认命地赶去公司加班,抑或是就近端坐在电脑前开始了打坐式的办公。
理想中精致的上班族生活没有实现。我眼看着卧室里的窗帘卷起又放下,脑子里只剩下早晨和晚上,其余的时间都献给了写字楼里的格子间。起初,工资卡里每月到账的余额提醒如同呼啸而来的狂风,催人振奋;久之,则化为一潭死水,再泛不起半丝涟漪。
工作之初狠狠心买了一个挺贵的便当盒,期望着于忙碌中享受用餐时的那点闲暇时光,然而最后才悲哀地发现,支撑自己每天坚持带午餐的信念不过是因为外卖更贵。有时心态失衡了,便哀怨自己为何过上了这样一种生活,但低落期一过,转而感慨自己不过是千千万万工薪族中的一员。因为其他部门同事时常一副生无可恋地表示,来上班前盘算着午休时长,现在只希望能够按时吃上饭,胃病少发作。由此,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存着的人每天都在身不由己。
影视剧中经常会出现主角内心独白的戏码,曾以为不过是演戏,后来才发现戏如人生。上班的路上,不断给自己打鸡血,设想美好的未来。工作的过程中,因为领导临时安排的工作而手脚忙碌到无处安放,仍压抑不住内心的感慨和吐嘈。下班后拖着沉重的脚步,转战农贸市场,强打起精神挤进一群大爷大妈中,挑挑拣拣买完回去准备明日午饭,常常是左手挎着电脑包,右手提着蔬菜袋,看着路灯下拉长的影子,心底一个豪放的声音在叫嚣:“一手工作,一手生活,老娘终于活成了一个单打独斗的勇士。”回到出租房后却又瞬间变得很丧很丧,丧到怀疑人生。偶尔与爸妈视频,撒娇道自己还是个宝宝,但头脑却又无比清醒地意识到,今后所走的每一步路,即便是至亲至爱也无法代劳。
在辞职的那段时间里,身心备受煎熬。原来作为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闲下来,就如同一个上了发条的机器,周身紧绷着神经,时刻都在寻找一个契机来一场歇斯底里的爆发。尤其是一个人独处时,消极情绪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仿佛一不留神便能将人吞噬,而我只剩下沉默。如果沉默是金,我已然腰缠万贯。
值得庆幸的是,我终于可以不再以忙碌为理由而逃避一直存在的问题,因为当做了最坏的打算时,一切坏结果又都名正言顺了。那些我之前偷过的懒,以为随着时间消逝会绕过的坎其实一直都在,再抬眼望去已堆积成一个无法忽视的土丘,狭路相逢,终不能幸免。于是在一个个假设被打翻,重建,再打翻,再重建时,我豁然看到一线希望,也成为我未来会坚定不移走下去的路。看似简单,个中滋味,谁尝谁懂。
我深知对于自己的遭遇,人们也许会报之同情,却鲜有施予援手,更不可能感同身受。倘若自己不寻求改变,就真得完了,等待救援,如同期盼天降大雨,一切交给未知,而作出努力起码是可以预见的未来。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走向远方,包括经历那段漫长而艰难的岁月。
扬在脸上的自信,长在心里的善良,流淌在血液里的骨气,刻进生命里的坚强。此刻,我已准备好了再出发,未来,将为我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