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阅读原文】
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这个谬误是“发生在其后,故因其所致”。这种谬误源自于粗心。在因果关系中,原因总先于结果发生,所以大家会有“发生在结果之前的就是原因”的错觉。但实际上因果之间是有一定的时间差异的。首先,我点燃了炸药包的引线(原因),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燃烧,最后产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结果)。当事件A发生后,紧接着事件B也发生了,所以我们认定,A是引起B的唯一原因,A导致了B。这种仅仅以发生的先后来断定因果关系的做法就是以先后论因果谬误。
一个具有哲学思想倾向的原始人,有一天突然注意到,鸟儿总是在太阳升起之前歌唱,由此,他高兴地得出结论,是鸟儿的歌唱导致每天的日出。他犯的就是以先后论因果谬误。
一件事恰巧出现在另一件事之前,这并不足以断定他们之间必然有因果关系,我们需要更多的信息来判断,如果我们只能得到这么多信息,那么我们能得出的最好结果就是先发生的事情可能是后发生事情的原因。如果我们的原始人的哲学思想可以走得更远一些,他就会:鸟儿歌唱然后太阳升起,并不能得出歌唱导致升起的结论。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因果关系中,原因总是先与结果发生。我们在研究因果联系的过程中,只能从得出结果之前的过程中寻找原因,从找出原因之后的过程得到结果。但是很多事物表面上看到的先后顺序并不一定有因果关系,否则我们就犯了以先后论因果的谬误。白天和黑夜存在先后顺序,但是两者并不存在因果关系,白天和黑夜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和自转产生的。太阳升起也不是因为鸟儿的歌唱,也是因为地球自转。
为什么古代的哲学家在我们看来那么傻呢?我们觉得,太阳升起就是地球自传的原因,这是常识啊,但是古人可不知道地球自转。古代的哲学家没有足够信息判断因果关系,用发生前后来论因果,是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有人看到鸡孵出了蛋,笃定说先有鸡后有蛋,有人看到蛋孵出了鸡,就说先有蛋后有鸡。不了解进化论,那两个人也只看到了自己看到的,他们永远会争论不休。
但是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常识,还用先后来论因果,那就是我们粗心了,不去认真思考,不去取证。小时候,东西打坏了,我们会告状说,这一定是哥哥打坏的,刚在我看到他在拿。这一定有因果关系嘛?也许哥哥拿了一下,放下了,出去玩了,猫把它碰坏了。弟弟是不是粗心呢,看到哥哥拿过就一定是哥哥碰坏的嘛?有取证嘛?向哥哥确认嘛?还好妹妹听到哐啷一声,又看到猫飞快从房间出来,替哥哥解了围。
【A1 联系过往经验】
上个月,我们一个产品放在一边测试。老板路过看到了问,图像怎么出现问题了。
我看了一下就说:“哦,可能是因为刚才摔了一下,没加盖子直接碰到了核心器件。”
后边,电子工程师看到了,去排查了一下,发展电路一个器件有问题,告诉我了,心里想着好尴尬,幸亏老板不在跟前。
我这就是犯了一个以先后论结果的逻辑错误啊,主要还是我粗心,不去深入思考取证。
【A2 以后怎么做】
目标:避免以先后论结果的谬误
行动:本周注意身边事情,发生时注意前因后果,之前的现象是否足以证明结果的发生,不行的话进一步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