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浩明点评曾国藩日记》
同治三年三月二十八日
同治三年四月初七日
还有2个月,曾国藩和他的家族就将建立首克金陵的不世之功。然而,黎明前的黑暗是,于私,曾国藩的妹妹和六弟的女婿相继离世;于公,因江西截留军饷军心不稳有哗变可能、金陵久攻不下朝野议论纷纷。曾国藩“焦虑之至”,可读他的日记后我不太能感觉到这份焦虑。
我们平时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事情要么不来、要么一股脑全部来让人应接不暇。之所以会对这种情况记忆深刻,是因为它激发了我们强烈的情绪,而人的大脑特别擅长记忆情绪。你和别人大吵了一架,事情过去,常常是无法回忆起因何而起开始争吵,只是记得“我和XX大吵了一架、我很不爽”。
身处困境中,我从曾国藩处学到的,其一,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心定则判断不会差太多;其二,要靠自己、自我勉励。
王阳明说“用兵何术?此心不动即为术。”以任何一个人的智商、任何一个理学弟子的逻辑分析力,在心定的时候都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和判断,问题是没有几个人能在内忧外患时依然保持心定。而王阳明所说“事上磨练”磨练的目标是“磨练自己一心的喜怒哀乐要恰到好处;磨练良知对外物的感应”。曾国藩在失去亲人、事业困境的当下读书、围棋自遣,照常会客、写信、办理公文。他的心很定!在唐浩明先生的小说《曾国藩》中,攻克金陵的消息传来曾国藩心中狂喜,但当自己的儿子进来报信时,他依然强作镇定在写字,让不明就里的儿子异常佩服父亲。小说创作不知真假,但曾国藩和王阳明的定力、对自己情绪的识别和管理能力,必定超过常人。
曾国藩很喜欢、也擅于撰写对联勉励自己。在当下的困境中他写下“强勉行道、庄敬日强”。上一句提醒自己最近有抑郁不平的情绪,要强迫自己践行圣人的学说;下一句提醒自己最近开始懒散不振作,要通过端庄行为心存敬意来改善。曾国藩最终还是等到功成名就的顶峰。一路过来他还有许多自勉的联语。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生哪有空闲的光阴。
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终身有乐处,终身有忧处。
一心履薄临深,畏天之鉴,畏神之格;两眼沐日浴月,由静而明,由敬而强。
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禽里还人,静由敬出;死中求活,淡极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