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让我推荐书目给他,随手列了最近看的几本,又说传记类的他看不了,小说类的篇幅太长,经济学的不感兴趣,心理学的又太枯燥,言情的太矫情,探秘的又不真实,旅游的也只能看看,历史的又衔接不起来,总是不尽人意。问了一大圈,才明白他是想借着看书的名由,假装自己很奋进,不落俗。
这就难怪了,搞不清楚自己是为了什么才去看书,反而把看书看成是一种不落俗的行为,难免会没有长进。
你是为了什么而读书?
也就是你的阅读动机,阅读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什么而读?传道?授业?解惑?或仅仅只是为了打发无聊时间?
根据读书目的的不同,选择不同种类的书。如仅仅只是为了消遣,那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来看,有兴趣,才会有动力读下去;如果只为了长知识,那就可以多看点相关的知识层面的书,主要看你的诉求;若是为了解惑,寻求答案,就需要相关专业的书籍了,有时候需要看的不仅仅是一两本,有可能是一整套、或者一系列的书籍。
你是怎么读书的?
很多人看书都有“烂尾”的习惯,究其原因,大多是开始看的时候信心满满,总是从第一页开始翻起,翻上两三页便觉得困意袭来,便就此丢下,等到再捡起来的时候,却忘了前面几页讲的什么内容,于是又从第一页开始看起,如此循环。
读书也分为四个阶段:
①泛读。看个前言、作者简介、目录、编辑推荐等内容,就大概知道书中讲的是什么内容了,对这本书也就有了大概的了解,也有了相关的归类。若是对于资料性质的书籍,大标题、小标题、导语、段首语、抽文、注解等也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
②细读。每个篇章每个段落仔细阅读。比如像小说一类的书籍,若是不仔细阅读其中的某些篇章,到后面的故事情节就跟不上了,或者就就会不明白为何故事的走向发展成了这样。
③总结。每本书籍看完之后总得有个总结,比如这本书讲了什么故事,起因是什么,大概有哪些经过,结果又是怎样,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对人物事件的分析,体现出了哪些社会现象等。最主要的是你记住了哪个情节,或者哪句话对你影响最深刻。
④回味。有些经典的书籍是值得返回去重新读的,比如第一遍你只看到句子的生涩,却不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你只看懂了故事的整体梗概,却没明白作者在为故事的发展做了哪些铺垫?也学你觉得某个篇章写的很美,需要回头再看一遍等。
你对这本书的评价是什么?
好书。好在哪里?为什么好?对你今后的启迪和影响有哪些?让你深刻思考的句子是哪句?你对某个人物是怎么看待的?
糟粕。具体是哪里不好?没有指导性?还是词语腐旧?还是思想观点不明确?还是全篇废话?
好坏都有理由,分辨好书与糟粕也都有个人的主观意识,比如你给某本书五星好评,我却觉得一般,可能就是我们自己的经历不同,所以对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没有一致的认同感,所以也不必那么在乎别人的评价,自己有兴趣的,就去阅读吧,千万不要“烂尾”,不看到故事结局,你怎么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
Tips:
1.听书。App推荐懒人听书、喜马拉雅。资源比较丰富,且免费。有时候会难免没有时间读书,看书,或者长时间的乘坐公共交通,听歌多浪费时间,那么听书吧!
2.不要试图从一本书里就看到多么深刻的大道理,这些道理都是自己悟出来的,一本书只有有一句是对你有用的,那么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
3.线下换书。很多时候,我们看过的书都会堆在那里积灰,不如让书流动起来,发挥价值,看过的书不如我们互换可好?我现在手上有闲书
——朱嬴椿设计 申赋渔作品《匠人》 我打四星半好评,从设计到内容,一级棒。
——盗版 李筱懿《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虽是盗版,但是不影响阅读,纸张粗糙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