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周边多水杉树林,树下有好多石蒜花。
我们第一个晚上夜游西湖,返程路边看到盛开的黄色石蒜花,特别惊奇,因为像我这样的北方人,见到的石蒜花都是养在花盆里,并且很不常见。最近一次还是两年前学生养在教室的一颗,那时放了一个小长假,来了后窗台上就开了一朵红色的花,丝丝缕缕,卷曲成一团,一根光溜溜的杆子状如蒜苔,托举着孤独的花朵,没有看到叶子。学生说那叫彼岸花,是因为花和叶永不相见,有花时无叶子,有叶子时无花。查了一下百度,有一个很浪漫的名字:曼珠沙华。再早还见过一个老师养在年级组窗台上的,根部状如洋葱,抽出蒜苔一样的杆子,没有开花,东倒西歪靠在角落。那个时候,心境还好,单是把它当做一种植物来看待的,那么作为植物的特性,只是与众不同罢了。
西湖周边的树林里,它随处可见,(想想我们西北的道路旁白杨树,到了西宁,就养在公园花坛里;我们养在花盆里金贵的三角梅绣球,在普陀山就是绿化带和山中树下;我们北方的金边吊兰,在贵阳就是广场草坪围边……)
去过那边几次,今天终于在孩子们的带领下,白天到了一个叫做虎跑园的公园。那里有亭台楼阁,有名人展馆,著名的是几处泉水,都跟老虎有关。一般都设计都是崖下或者坎下有泉,泉边有虎雕塑,泉中有大小不一品种繁多锦鲤,静养的,游弋的,排着队的,挤成团的……让清凌凌的泉水多了灵气。
然而我的目光还是追随着树荫下的石蒜,曼珠沙华。大约是在林间小道走得久了,看见的就越多,颜色也很丰富。我原以为它是来自印度的物种,对着手机里的图片,看那些丝丝缕缕卷曲造型复杂花朵,总是感觉它有些宗教的意味,即使完全艳红的花色,也没来由的涌起几份悲伤。或者粉色蓝色,感觉有点幻境的模样,有些遥远,难以捉摸。后来还知道它的其他名字,比如彼岸花,所以虚幻也好,悲伤也好都在这“彼岸”的隔绝中了,越发伤感。
今天在正午的阳光下,在李叔同纪念馆附近,捕捉到了一朵金黄色的花朵,开得正旺盛,虽然身边的人也还是那个身体有恙的他,也还是心事重重的,可是,在这林荫之下,骄阳之中,和风轻拂,富氧,刚刚参拜了济公,连同一轮皎月李叔同,半分了解人世间的疾苦轮回,我想,我接受这曼珠沙华了。我热爱它的纯粹,欣赏它的神秘,此刻我也安慰自己,不论彼岸还是此岸,我在它的跟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