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两只猫已经呼呼大睡,此时的自己也有些困得睁不开眼睛,好想关灯睡觉,可是该做的事情总是要做完,才能安心睡觉。
最近这几天经历着一场心理拉锯战:一边是觉得疫情当应一切从简,这一年的经济状况不会太乐观,尽量给生活做减法,断舍离,保持生活的精简。一边又想着囤点儿这,囤点儿那,好看好玩儿的东西看着又忍不住好奇心想尝试。
人为什么会纠结呀?通常是两个原因,一个是书读的太少,想得太多;一个是做的太少,想的太多。说来说去,貌似都是想的太多,想得多要么是欲望太多,要么是恐惧太多。
欲壑难填,说明欲望是个坑,是身体心灵缺少的。这个缺少从何而来,该从对外物的执着而来,是从分别心而来。有了优劣好坏,高低美丑的分别,就会对外物有一个判定的标准;因为“贵其物”就会“欲其物”;对物有了差别,对人也同样,担心自己的外在形象,担心自己的人设,也会决定你欲望的方向。因活在外界的眼光与标准中,我们屠生了太多不需有的烦恼。
再说恐惧貌似是力量最为强大的内驱力,它可以激发出人的许多潜能。怕热,怕冷,怕批评,怕挨打,怕穷,怕苦,怕平庸,怕无聊,怕老,怕死,这些恐惧来源于生物本能,来源于以往的生活经历。这种情绪只有在经历的当下才是真实的存在;而事情未发生前,都是对未来的莫须有的担心,想来并不必要。或许只有看清以往的恐惧,知道恐惧背后的真正原因,才能帮助恐惧消散而无需太多不必要的思虑。
骑过自行车的人都应该有过这样的感受,眼睛看向那里,一般车头就会朝向哪里如果心思一直放在不好体验上,去做些防微杜渐的准备;不如将眼光放在美好的事物上,去构建心之所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