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颜真卿曾经写过一首《劝学诗》,他在诗中告诉人们: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图片
他的这首诗流传千古,是颜真卿勉励自己和后人的特别有名的诗句。诗中提倡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努力学好知识,做一个有益于国家的人。我家邻居赵广涛,他的中学老师告诉他,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以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是中国书法的重要里程碑。颜真卿3岁的时候,他爸爸有病去世了,抛下母子俩,他们生活不下去,妈妈只好带着他去了姥爷家。颜真卿的妈妈知书达理,姥爷是书画家。颜真卿从小就很聪明,姥爷和妈妈便教他读书写字。颜真卿练起字来很专心,一笔一划从不马虎,一写就是大半天。妈妈见儿子练字这样用心,心里又是喜又是愁。喜的是儿子这样努力,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愁的是家里生活困难,没有钱买纸笔。颜真卿见妈妈犯愁,就自己琢磨办法。过了几天,颜真卿高兴地对妈妈说:
‘妈妈,您不用犯愁,我有不花钱的纸和笔了!’
妈妈听了,疑惑地问:
‘傻孩子,怎么会有不花钱的纸笔呢?’
‘您瞧,这不就是吗?’
颜真卿手里举着一只碗和一把刷子,欣喜地告诉妈妈:
‘这把刷子当笔,这只碗做砚,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
‘那……纸在哪儿呢?’妈妈又问。
颜真卿用手指了指墙壁,认真地说:
‘这就是纸呀!不信,我写给您看。’
说完,他拿起刷子,在碗里蘸了泥浆,走到墙壁前挥动刷子写了起来。等到墙上写满了字,他又用清水把字迹冲洗掉,然后再重新写起来。妈妈看了,感到还真行,为儿子的聪明而高兴地笑了。颜真卿扎扎实实勤学苦练,动脑钻研,从生活中领悟运笔神韵,进步很快。长大以后,他不但练出了一手好字,还成了博学多才的人,26岁的时候考中进士。他在朝廷和县衙当差时,大家都夸赞他的字写得很有功夫。平时,他虽然公事很忙,可还是不忘抽空练字。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写字的功夫,他决心求师于高明的人,先后两次辞去官职,到洛阳去拜大书法家张旭为师。张旭告诉他:
‘学习书法,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别的没什么诀窍。要说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勤学苦练。要记住,不下苦功夫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的。’
图片
老师的教导,使颜真卿深刻明白了为学之道。他更加勤学苦练,用心钻研,博采众长,努力创新。教书法的老师告诉我们,颜真卿一变成法,创造出方严正大、骨力遒劲、丰腴雄浑、气势恢宏的楷书,他的行草也具有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气派。他的书法风格体现出他的高尚人格,达到了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境界。他终于成为一位大书法家,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人们所说的欧颜柳赵,其中的颜就是指颜真卿。”
图片
华天阳讲完,坐下了。戴老师接着他的话题说:
“刚才华天阳同学讲的颜真卿的故事,在《颜鲁公集行状》中就有记载,其中说:
颜真卿‘少好儒学,恭孝自立。贫乏纸笔,以黄土扫墙,习学书字,攻楷书绝妙,词翰超伦。’
华天阳讲的王羲之和颜真卿,都是我国书法造诣很深的历史名家。他们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是中华民族文明史中光辉灿烂的艺术瑰宝。他们在书法艺术领域不断探索、坚持创新、自成一体,为中华民族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光耀千古的杰出贡献。唐代诗人李绅在《悯农二首》里说: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丰收的果实,浸满了辛勤的汗水。成功之路,并不平坦,爬过高山,越过大河,付出艰辛,才能摘得成功硕果。朝霞动人,却不轻现,走过黑夜,才见旭日,阳光映射,霞才泛美。彩虹迷人,难得一见,沐雨栉风,乌云散去,雨霁天晴,阳光涂色,虹才壮美。孟子曾经说过: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图片
说的意思是: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事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情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这些磨难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王羲之、颜真卿辉煌成就的取得,无不是吃尽千辛万苦、历经磨难的结果。但是,他们心性坚定,不畏艰难,奋发向上,持之以恒,最终迎来了美丽的彩霞,迎来了人生的彩虹。同学们要学习他们的这种精神,经过奋斗,取得成功,去迎接自己的朝霞,去迎接自己的彩虹。